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发树巨额捐资引发三大质疑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23日 05:46  证券日报

  无论是捐资所占财富比例,还是在云南白药身份,及基金会年检基数,陈发树都留下疑问。

  □ 本报记者 许 洁

  陈发树或许没想到,自己捐出83亿元个人资产竟然引出如此大的争议。

  继《人民日报》在10月21日刊文质疑陈发树有避税嫌疑后,10月22日一位投资者又致电《证券日报》,希望了解新华都慈善基金的资金来源和去向,以及83亿有价证券的具体名称和数量。

  云南白药一位高管也向《证券日报》表示,陈发树从法律意义上讲还不是云南白药二股东,因为该项股权转让仍在审批之中。对于陈发树捐股建立慈善基金会一事,他表示目前不好评价,因为不知道这个慈善基金的运作模式。

  45%来自个人总财富

  还是仅限于流通市值?

  新华都(全称福建新华都购物广场股份有限公司)昨日公告称,经询问控股股东新华都集团和实际控制人陈发树得知,本次捐赠的83亿有价证券包括陈发树先生个人直接或间接持有的紫金矿业青岛啤酒等股份,不包括陈发树先生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的股份。

  另外,公告还称本次捐赠不涉及公司及新华都集团股份的变更, 捐赠完成后,新华都集团仍是公司的控股股东,陈发树先生仍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换句话说,83亿有价证券的构成应该是青岛啤酒7.01%股权、云南白药12.32%的股权、陈发树个人持有的紫金矿业1.09%股权以及陈发树拥有92.69%股权的新华都集团所持有的紫金矿业11.89%的股权。

  而陈发树先生直接持有新华都集团 75.87%的股权,通过自然人独资公司厦门新华都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持有新华都集团16.82%的股权,也就是说陈发树直接和间接持有新华都集团92.69%的股权。

  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唐骏在发布会上表示:“83亿元是根据股票在最近20天的均价计算而成。”

  而上述投资者根据这样的说法,计算了一下其有价证券的数值,结果并不是83亿,整个算下来应该是在99亿左右。“不知道这个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该投资者很不解。83亿究竟是陈发树个人资产的45%?或是其流通股票的45%?有价证券的具体构成又是怎样的?

  是不是云南白药二股东?

  在新华都的公告中,只是表示陈发树先生个人直接或间接持有的紫金矿业、青岛啤酒等股份。并没有直接点名写云南白药。那是因为陈发树目前还不是云南白药的二股东。

  记者昨日向云南白药的一位高层了解情况,他表示:“从法律意义上说,目前陈发树还不是云南白药的二股东,因为股权转让还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审批之中。”

  对于陈发树的捐股行动,该人士表示:“我也是从网上看到的,目前不好评价,因为不知道这个慈善基金的运作模式。”

  最后,他很迷惑地问记者:“这个慈善基金会,是陈发树意向性地在准备做,还是已经开始做了?”

  那么,将所持上市公司股权捐赠,是否需要通知上市公司呢?记者又采访了上海市李国机律师事务所周爱文律师,周律师表示:“如果是将所持上市公司股权捐赠,即便是捐给了自己是法人代表的慈善基金会,那么也应该通知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做出公告。但是应该会有一个公告的期限,就是在多少日内公告。”

  但在目前,除了上市公司新华都做出了解释,其他几家均没有任何关于此事的消息。不知道是陈发树忘记了通知,还是说有其他原因。

  云南白药的高层也表示:“云南白药到现在并没有收到陈发树关于将股票捐赠给慈善基金会的任何东西。”

  年检基数是1亿还是83亿?

  新华都慈善基金会的注册资金为1亿元人民币。唐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华都慈善基金会的日常运作每年会保持一个亿以上,而日常的资金来自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红,有重大事项才会考虑抛售股票。

  记者也注意到,云南白药一直维持年年分红。在2008年底每10股派3元(含税,税后2.7元),而青岛啤酒也是基本年年分红。2008年底,其每10股派2.5元(含税,税后2.25元) 。

  另外还有陈发树拥有话语权的紫金矿业,也是年年分红。照这样算,每年下来,税后分红会有3亿多,确实可以维持日常运作。

  然而,在其他专业的慈善基金网站上,都会明确基金使用、财务管理和基金营运以及审计监督等部分。但在新华都慈善基金网站上,这些一概都没有。

  这是不是表示,该基金还未开始正常运作?但在10月2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陈发树又宣布向十个县政府合计捐款1000万元。

  而福建福州当地的投资者告诉记者:“我咨询了民政部门的人士,对于非公募基金,年检的时候,如果第二年所捐数额是前一年余额的8%,则可以通过检查。目前,新华都慈善基金会的注册资本是一亿,这就意味着第二年只要捐800万便可通过年检。而且,这个余额到底是按照有价证券83亿来算,还是按照日常的资金来算呢?”

  一位慈善基金会的专业人士对记者表示:“真心做善事无可厚非,但是不能雷声大雨点小,还是希望看到实际的效果才好。”

  《人民日报》刊文:83亿元巨额民间捐赠引争议

  新华都慈善基金会10月20日宣布成立。新华都集团董事长陈发树将其个人持有的价值83亿元人民币的有价证券,全部捐赠给新华都慈善基金会。

  与以往慈善基金不同的是,它全部来自民间,而且是单一的个人出资。

  陈发树的慷慨捐赠,在引起巨大关注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质疑——民间的慈善基金如何做到公开透明?为何民间慈善基金如此稀少?

  基金是否为避税而设?

  “新华都慈善基金”的资金,全部为陈发树个人所持有的流通股股票,包括紫金矿业、青岛啤酒、云南白药等等。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唐骏出任新华都慈善基金会的执行理事长,全面负责新华都慈善基金会的管理和日常运营。

  唐骏说,基金的设立得到了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依照相关法律规定,新华都慈善基金的设立,完成了所有相关法定手续,历时5个月。

  新华都慈善基金成立前,有报道称,该基金是为了今后避税。对此,唐骏解释,目前在中国投资慈善并不能免税,所以谈不上避税。

  相关专家马光远说,对于民间的私募慈善基金会是否能够享受公募慈善基金会的税收优惠政策,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如何保证全部用于慈善?

  据介绍,新华都慈善基金将采用企业化运作。“除了请专门的公司托管这笔巨资,做到保值增值,还将请专业的审计部门来监管,同时我们也会定期向全社会公开我们的运作状况和未来计划等。”唐骏说。

  “首先关注教育,关注中国的未来”,这是慈善基金的首要任务。20日,新华都慈善基金宣布了首批慈善基金的三大项目:“星火计划”,“阳光行动”和“蓝天工程”。

  马光远介绍,我们国家目前对于慈善基金会的监管还很薄弱,基本上“无法可依”,以“自律”为主。“制度上的缺失其实会大大地降低人们参与慈善公益的积极性”。

  捐赠背后的制度思考

  马光远认为,在我国,民间成立的非公募慈善基金存在注册难、纳税难等一系列制度上的问题。“民政部门对于成立慈善基金很慎重,因为会担心有人打着慈善的名义,搞一些别的活动,所以要求必须挂靠单位,要有主管单位,以纳入统一的政府管理,否则不会给予注册。”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资中筠认为,我国政府在法律法规方面对于建立公益慈善基金的鼓励和激励作用非常不足。她举例说,在税收制度上,减免措施的可操作性非常弱,很多民间的私募基金会都没有减免税的资格,即使有,落实起来也非常困难。

  陈发树“豪捐”消息一出,质疑声似乎要比赞美声来得更猛烈,“避税说”、“炒作论”接踵而至。马光远认为,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的富豪社会信誉度太低;另一方面,是我们的制度并没有给公众一个可以信赖的平台。

  马光远认为,制度上的不足主要还是因为我国目前民间的私募慈善基金数量太少,“如果很多人来做这件事情,制度自然就会跟上。”

  (原文刊于人民日报10月21日06版)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华都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