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精伦电子年年转型年年败 募股资金挥霍一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23日 02:46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赵浩

  2002年5月,集“中国第一家获准发行A股的全自然人公司”、“国内第一家向二级市场投资者全额市值配售的上市公司”等众多光环于一身的精伦电子(600355),以“精益求精、精美绝伦”的公用通信终端设备龙头形象高调上市。

  然而,七年来,公司奉献给投资者的却是一场“高台跳水”业绩表演赛,投资项目几乎全部遭遇惨败,全靠募集资金活到今天,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和实际控制人张学阳也连续被福布斯评为“A股非国有上市公司最差CEO”,已沦为业内笑谈。

  自2005年起,公司管理层开始陆续有人出走。目前公司经营惨淡,员工人心浮动,在亏损的边缘上苦苦挣扎。

  回顾精伦电子七年上市史,就是一个不断寻找项目、不断亏损、不断挥霍募集资金的过程。

  募投失败

  根据精伦电子的招股说明书,其2001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95亿元,净利润超过8000万元,全部来自公用通信终端及管理系统。公司上市时募集资金约4.77亿元,几乎全部投向公用通信终端。

  招股说明书称,将出资5000万元与海外资深科学家、工程师徐性怡博士等5位自然人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合资设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这就是2002年底成立的上海鲍麦克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精伦电子预计,鲍麦克斯2003年将实现销售收入8000万元,净利润634万元;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1.64亿元,净利润约2000万元。

  乍一看,精伦电子还拥有一支“豪华型”的管理层和技术开发团队,不但国内管理、技术方面的专家云集,拥有美国绿卡的邓锋,1999年也接受同学张学阳邀请,毅然辞去美国阿肯色大学商学院的教职,举家搬迁回国加盟精伦电子。

  2003年元月,尚未从上市成功光环中走出来的张学阳曾对记者说:“有人说现在全世界IT业遇到了寒流,但冬天正好练内功,对精伦来说,冬天是机遇是契机。精伦电子正走向一个新阶段。”

  然而,不到半年,2003年7月,上市刚过一年的精伦电子因业绩骤降突然发布业绩预警公告,自此,精伦电子的业绩呈倒V型,掉头向下。

  精伦电子曾预计2003年公司在公用通信终端上的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亿元,2004年超过7亿元。然而,公司2003年主营业务收入仅为3.63亿元,2004年则大跌至2.57亿元。2008年度,公司通信产品销售收入只剩下可怜的几千万元。而募集资金所建设的项目,不但没有产生收益,反而在2005年报废逾3000万元。

  屡战屡败

  精伦电子原本的主营业务公用通信终端前途日渐黯淡,眼看公司寄予厚望的公用通信终端收入大幅下滑,而匆忙投资的鲍麦克斯、深圳精鉴以及精伦软件也不见收益,屡战屡败的精伦电子开始了屡败屡战的转型历程。

  精伦电子投资5000万元合资设立的鲍麦克斯,2002年至2004年连续亏损上千万元。2006年底,精伦电子花费2500万元收购了鲍麦克斯35%的股权,按照其2005年盈利22万元计算,此收购的市盈率高达300多倍。

  2002年底,精伦电子又投资1000万元与虞仁荣等3位自然人在深圳共同投资设立深圳精鉴商用机器有限公司,而深圳精鉴2003年至2008年连年亏损,累计亏损额度达1764万元。

  沉寂一年多后,精伦电子又出资660万元与蔡远宏等41名自然人于2004年4月共同投资设立武汉精伦软件有限公司,然而这笔投资在2004年损失83万元之后,便很少被提及。

  2005年10月22日,精伦电子宣布将进军税控收款机产业化项目以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阅读机具产业化项目。精伦电子预计,税控收款机将在2006年实现2.88亿元销售收入和3055万元的净利润,而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阅读机具将在2006年实现9400万元的销售收入和1421万元的净利润。

  然而,2006年税控收款机未给精伦电子带来任何收益,而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阅读机具则亏损324万元。

  在2007、2008年的年度报告中,鲍麦克斯、深圳精鉴、精伦软件、税控收款机以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阅读机被渐渐遗忘,取而代之的是控制类产品、民用消费产品等新鲜玩意儿,但就是不见一个产品成功。

  六、七年来,虽然精伦电子投资的项目走马灯式的变化,不变的却是不断的亏损和股价的逐年下滑。

  投资者对此颇有怨言却也无可奈何。在精伦电子2007年年度股东大会上,一名投资者在会上愤愤不平地指责说:“公司上市几年来,业绩越来越差,没分过一块钱的红,哪有这样经营上市公司的?”弄得张学阳很尴尬,他只好冷冷回答说:“市场不好,我哪有什么办法!”令人啼笑皆非。

  一位投资者告诉记者:“翻开上市以来精伦电子每年的年报,内容都几乎雷同,都是说去年是公司最困难的一年,今年是公司最重要的转型之年之类的套话,倒是封面的公司大楼变得越来越气派了,怎么就没见张学阳他们脸红过呢?”

  路在何方

  七年来,精伦电子不但将上市所募集的资金挥霍一空,张学阳身边的创业团队成员也开始一个个出走。

  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发现,精伦电子自上市以来,2002年至2009年上半年业绩逐年下滑,且累计亏损达7803万元;而经营性现金流更是为负1.63亿元,可以说是没有产生任何效益。公司上市前账上现金1.4亿元。在通过上市融资4.77亿元并经过7年的发展之后,2009年中报账上现金却不足9000万元,这期间只有一次约5000万元的分红,也就是说4.77亿元的融资,除部分转化为精伦电子的豪华办公楼和毫无效益的固定资产之外,其他部分已被公司消耗殆尽。

  更令投资者担忧的是,公司转型至今未找到方向,项目换来换去,屡战屡败不说,主营业务收入也从上市时的3.63亿元下滑近一半至2008年的1.89亿元。一位精伦电子已离职的员工告诉记者,新开发的带手机功能的GPS产品P7,立项到现在2年了,还没有出来,样机稀烂。H3的主力开发人员都走光了,拿到香港电子展展出被笑话死,机器发热烫得可以煎鸡蛋。

  一位投资者向记者介绍道,他多次向公司有关人员了解公司业绩下滑的原因,公司都以正在转型来搪塞投资者。“有时候经营会犯错误,投资者也理解,但老犯错,拿着投资者的钱乱花,这么多年不见回报,投资者当然不高兴,总不能让投资者无限期地等下去吧?”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精伦电子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