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全球第二大IPO中国中冶平稳登陆A股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2日 09:33  南方日报

  首日涨28%成交逾百亿元

  今年全球第二大IPO中国中冶昨日挂牌上市,上市首日表现平稳,虽然对市场形成一定的资金压力,但并没有出现市场担心的大盘股抽血效应。昨日早盘沪深两市低开,其后股指继续走低,沪指盘中曾跌破2900点。但午后大盘反弹,沪指重回2960点以上。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2967.01点,涨0.15%;深证成指报12045.21点,涨0.57%。两市成交量继续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沪市成交1497亿元,深市成交822.9亿元。

  后市空间大

  中国中冶是全球最大的工程建筑综合性集团,公司此次发行价格为每股5.42元,对应的发行市盈率41.9倍,其中22.66亿股今日起上市。本次中治网上冻结资金量约为10398.54亿元,网下冻结资金约5802.02亿元,募集资金约为189.7亿元,仅次于中国建筑位列今年以来新股冻结资金第二位,创今年IPO重启以来新高。

  中国中冶昨日开盘7.33元,较5.42元/股的发行价上涨35.24%,此后出现回落走势,但总体表现较平稳。全天基本运行于均线下方,最高摸至7.50元,最低探至6.64元。最终收于6.94元,收盘涨幅28.04%,换手率66.29%,全天成交金额104.79亿元。

  此前机构普遍预测其首日涨幅在10%-48%之间。国信证券分析师邱波认为,收益于宏观环境趋暖,融资将加速公司高技术业务发展,公司盈利增长的预期强烈。此外,有不少分析师也认为,从公司属性、盈利预期来看,中国中冶的自身表现可能也要好于中国建筑。

  对大盘影响较小

  由于此前中国建筑上市时股指随即大跌5%,更引发了此后A股长时间的调整。因此本次年内第二大IPO上市也引起了市场的诸多担忧。但是从上市首日的情况来看,中治的抽血效应并不明显,而且股价也基本符合预期。

  对于中治登陆A股对大盘造成资金紧缺的担忧,平安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李先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大盘从2600点区域反弹至今,自身已经有了调整的压力,即便今日再次出现下跌,其主要原因也不在于中冶上市。“中国建筑上市之时,是市场对流动性最为担忧的时候,目前的情况较当时要好,因此中国中冶对大盘的影响不会很大。”

  长江证券分析师张伟也指出,昨日A股市场震荡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对扩容的担忧,创业板即将开板的消息,意味着新股的短线扩容将加速。此外,从9月以来,大盘上涨十多个交易日,沪指涨幅达400多点,市场累积一定风险。而近两个交易日市场快速大幅放量下跌,连续跌破5日、10日、30日均线,风险得到集中有效释放,或许为市场反弹赢得时间。

  见习记者黄倩蔚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