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青岛软控董事长:涉华轮胎特保案是机会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04日 01:30  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陈慕鸿

  昨日,青岛软控(002073)2009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在公司会议室召开。董事长袁仲雪主持了此次股东大会,副董事长张焱、董秘纪东及部分公司高管出席了会议,参加此次会议还有来自券商、基金、投资公司的部分机构投资者。

  2009年度中期利润分配预案、向民生银行申请1亿元授信额度等四项议案均获得高票通过。

  轮胎产业前景持续看好

  8月中旬披露的中报显示,青岛软控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6195.15万元,同比增长6.27%;净利润为10725.6万元,同比增长10.5%。董事会做出10转5的中期利润分配预案。

  相比于以往报告期,上半年青岛软控保持了相对低速地增长。轮胎制造设备已经成为公司主要业务。今年上半年,青岛软控还与斯洛伐克的公司签署合作意向,计划在斯洛伐克建立研发中心,研究轮胎装备。

  袁仲雪在会上表示,人类很难离开交通,主要交通工具还是汽车,汽车金属、电可以用新材料、太阳能替代,但是轮胎目前还没有考虑如何替代。同时,轮胎质量很重要,并需要按时更换,这都增加了需求量。

  国内汽车保有量低,国内每千人汽车保有量仅38辆,而世界平均已达120辆,发达国家高达500辆。袁仲雪表示,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持续上升,直接拉动轮胎需求增长,进而拉动轮胎装备行业需求增长,青岛软控涉及的这个市场也会很大。

  涉华轮胎“特保案”是机会

  今年8月份,美国涉华轮胎特保案引发业界关注。2009年4月20日,应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申请,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中国乘用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发起特保调查,并于6月29日提出救济措施的初步建议,拟对中国输美轮胎产品连续三年分别加征55%、45%和35%的关税。

  此案遭到中美业界的广泛反对。中国商务部官员就此案多次与美方相关部门进行交涉。此前,美国布什政府曾对中国发起六起特保调查,最终均未采取特保措施。

  袁仲雪认为,特保案实际上给公司提供了机会,因为中国轮胎出口危害了美国利益,他们才要保护,主要是中国出口量太大。特保案的发生,促使国内企业把轮胎标准提上去,逼着中国工厂换设备,这样公司的设备市场就更大,对公司来说反而是利好,竞争越残酷,对公司反而越有利。

  据青岛软控高管介绍,现在轮胎制造的生产信息已经传给了商检系统,出口已经不用检查了,因为在生产过程中已经检测了。每条轮胎里面都有条码,即身份证,所以公司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国内没有第二家可以这样做,国际上也没有。

  欲择机进入食品行业

  从设备制造角度来看,食品行业设备和青岛软控的技术及产品有一致的地方。

  青岛软控相关高管对记者表示,目前食品行业设备制造领域,主要还是外国垄断。公司目前正在调研,希望能早日进入该市场,打破垄断。

  “我们现在工业品配料已经做的比较好,食品行业配料技术也差不多,主要是卫生,公司觊觎这个行业的配料。目前,国内大部分食品行业设备都是进口的,这个行业我们不会放弃,现在这个行业和国外的设备制造商已经达成了成规,所以要进入这个行业需要打破常规。”袁仲雪言语中透露出对这个市场的渴求。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青岛软控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