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历时9个月整合收官 新湖系实现蜕变

  ⊙记者 吴正懿

  历时9个月,“新湖系”整合昨日宣告收官。

  去年底,新湖中宝换股吸收合并新湖创业方案甫一出炉,其“自废壳资源”的做法引发了市场众议。“回过头来看,这样的代价非常值得。”新湖中宝副董事长、总裁林俊波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换股吸收合并,“新湖系”完成了1+1>2的蜕变。

  整合过关无波澜

  去年底,出乎市场的预期,“新湖系”推出“自废壳资源”的整合方案。按照方案,新湖创业股东所持股份将按1:1.85的比例转换为新湖中宝股份。整合完成后,新湖创业退市,新湖中宝总股本变为33.84亿股。

  “新湖系”整合遇到的第一道坎是08新湖债持有人。根据方案,若持有人要求提前清偿的申报数量超过08新湖债总额的20%(即2.8亿面值),整个吸收合并方案即告终止。有惊无险的是,至申报期结束,公司未收到债券持有人提前清偿权利的申报。

  与“攀钢系”等其他换股合并方案类似,“新湖系”整合也提供现金选择权,其中,新湖中宝的换股价是3.85元/股,新湖创业的换股价是7.11元/股。巧妙之处在于,“新湖系”对吸收合并时间点的选择,及现金选择权制约条款的设定,将其现金选择权的代价控制在约2203万元,完全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7月29日,整合方案获证监会核准实施。

  1+1>2的蜕变

  同以房地产为主业的新湖中宝与新湖创业的整合,其实早在市场预期之中。

  不过,当市场普遍猜想“新湖系”将进行合并同类项式的整合之际,“新湖系”给出的却是吸收合并的方案。新湖中宝总裁林俊波表示,大股东整合“两新湖”房产业务的承诺,只有换股吸收合并才算百分之百地兑现。虽然放弃新湖创业的壳资源而不是将之转让,将因此产生较大的损失,但为了做大做强上市公司,大股东宁愿付出一定的代价。

  新湖中宝有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吸收新湖创业后,房地产将通过统一的平台运营,协同效应进一步彰显,促使新湖中宝成为领跑者。”

  地产金融“双翼齐飞”

  除主业房地产之外,“新湖系”在金融业的广泛涉足亦颇受市场关注。新湖中宝吸收合并新湖创业后,在实现房地产业务整合的同时,也“顺道”完成了金融和资源领域的整合。

  资料显示,“新湖系”整合之前,新湖中宝参股投资了长城证券、盛京银行、成都农信社、吉林银行、新湖期货等多家金融类企业;新湖创业则参股了湘财证券、青海碱业、金洲管道等公司,一定程度上造成产业架构的重叠。

  换股合并完成后,除温州银行的股权仍在哈高科手中以外,新湖集团几乎将所有的金融、地产业务都注入新湖中宝,形成涉及多个金融领域、成规模的股权投资,实现资产最优配置,确保在周期性波动中持续稳定增长。

  “合并后公司的业务架构仍将以房地产为主,同时辅以金融领域和资源领域的投资。”新湖中宝有关人士说,公司参股的众多金融股权投资及矿产投资均已进入利润贡献期,未来将成为公司稳定的收益来源。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湖中宝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