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周报见习记者 丁青云/文
长江电力重组
长江电力(600900.SH)在今年5月宣布进行重组。长江电力的资产重组,是电力央企资产重组中涉及资产规模最大的一例,在本轮央企重组整合大环境下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随着其重大资产重组的推进,其龙头地位将进一步巩固。
根据重组预案,本次交易的目标资产包括三峡工程发电资产和辅助生产专业化公司股权。具体方案是:三峡电站9号至26号共18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合计装机容量为126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及对应的大坝、发电厂房、共用发电设施等发电资产,以及与发电业务直接相关的生产性设施;6家为水电工程建设和电力生产提供设备管理、招标、监理、供水、通信运行维护管理等服务的辅助生产专业化公司。交易的目标资产初步评估值约为1075亿元。
本次整体上市后,三峡总公司将主要履行三峡枢纽工程的统一管理和国有股权管理职能,集中精力开发长江上游的水电工程。长江电力将主要负责三峡工程经营性职能,三峡总公司和长江电力的战略定位与职责边界将更加清晰。
平煤股份资产注入
平煤股份(601666.SH)母公司平煤集团早在2006年承诺在平煤天安上市后3至5年内,除与电力发电配套以及资产资源枯竭矿井的煤炭开采业务外,将选择合适时机,将平煤集团其所属与平煤天安在煤质不同、销售区域不同以及销售客户不同的煤炭开采的业务与资产注入上市公司。
现在距其上市已接近3年(2006年11月上市),平煤集团剩余的煤炭资产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同业竞争凸显,为避免这种同业竞争情形加剧,平煤集团将会把集团剩余的煤矿资产逐步注入上市公司。
2009年资产注入进程将加快,三大进程值得关注。一是集团“资源枯竭矿井”注入股份公司。目前可能注入上市公司有五个矿井:七星矿、天利矿、三环矿、二矿、香山矿,均为焦煤矿井,合计年生产能力400万-500万吨,可采年限15年左右。这些“资源枯竭矿井”其实并非真正“枯竭”,只是在可采年限里可采量有限。二是长安能源项目有望在年底实现突破。三是禹州煤矿的平禹煤电、汝州矿区的瑞平煤电和梨园矿等三矿有望注入上市公司。
五粮液整体上市
五粮液(000858.SZ)整体上市之路至今已经三年有余。早在2006年5月,五粮液就公告,五粮液股改后将收购普什集团,最终目标是控股,由此开始了其整体上市的第一步。
根据五粮液公布的相关年报,其整体上市主要是六个步骤:一是五粮液酒瓶、瓶盖、商标防伪、五粮液包装相关方面的资产;二是五粮液公司的厂区、办公室等固定资产。这一部分资产目前归属于五粮液集团;三是五粮液的无形资产,这也是最难以估算的一部分;四是五粮液的酒类运输,即物流相关的资产。五是销售公司的整合,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板块。最后则是各类酒业制造公司的整合,但这部分资产并不太多。
近几年来,五粮液与上、下游企业的关联交易最令五粮液股份公司头疼,也是饱受市场“利益输送”非议最多的问题。而整体上市被认为是解决关联交易的有效办法。7月8日,五粮液突然停牌,随后发布公告,称正与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筹划合资设立“宜宾五粮液酒类销售有限责任公司”事宜,以彻底解决本公司与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间存在的五粮液系列酒内销、出口关联交易,相关事项正在办理中。而随着五粮液的复牌,市场整体上市预期再次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