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受困于巨额债务的河南项城莲花味精集团想出了一个“暗度陈仓”的办法,借前两年成立的“莲花食贸”逃债。
莲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莲花味精”,600186.SH)持有莲花食贸一半的股权。这家注册资本为240万元的商贸公司,正在悄然演变成莲花味精的核心业务所在,当下,几乎所有的莲花味精销售业务产生的账款往来,都要经由莲花食贸,更为微妙的是,作为出资设立莲花食贸的投资人,莲花味精却因债务问题多次被冻结账户,作为莲花味精母公司的莲花味精集团,其拥有上市公司11%的股权,目前也已全部质押。
该公司内部人士甚至向《中国经营报》坦陈,设立莲花食贸就是为了躲避债务。而河南省证监局办公室的相关人士则向记者表示,对此事知情,但现在不便发表评论。
躲债公司
足球场上穿10号球衣的人往往是能够一锤定音的球星,现在,莲花食贸就是这么一个“10号球员”。因为莲花味精所有的业务往来账目资金,都经由这家公司。
记者了解到,莲花食贸由莲花味精出资设立,莲花味精的持股比例基本在50%左右。莲花食贸拥有4个账户,分别对应包括边区事业线(天安食业公司)在内的4家独立核算的生产线,而这些生产线,是莲花味精的主力产能所在。
据莲花味精的销售商反映,购买任何莲花味精的产品,都需要把货款打往莲花食贸的账户之上。
事实上,莲花食贸名义是销售公司,实则为莲花味精的核心。莲花味精的销售收入在这里,无论收入还是支配,都已然实现了最大程度的财务自由,毕竟莲花食贸不是一家上市公司,亦无需履行相应的财务公开责任。
几经调查,莲花味精如是操作的原因逐渐浮出水面。当地法院人士告诉记者,莲花味精股权多次被冻结,有时资产刚被解压随即又遭续冻,其间原因,便是莲花集团、莲花味精欠下的债务。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08年,莲花味精和母公司莲花集团总计债务为5.4亿元,债权人“牵涉甚广”。
由于欠债太多,外界汇到账户上的钱会被债权人冻结。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欠国家钱,钱一到股份公司就被扣了,但是成立食贸公司,就可以不被扣压。”
莲花调味品公司的一位中层管理人员告诉记者:“莲花食贸就是为了躲避债务设立的一家财务性公司。”
《中国经营报》记者另悉,早在几年前,莲花方面就有意注册成立这样一家性质类似的公司,但在向河南省工商管理局申请注册时未获批准。
集团舍生取义?
作为莲花味精的母公司,莲花味精集团正准备为力保上市公司而“舍生取义”。
“集团也许会考虑申请破产的可能,”在郑州市一家咖啡馆,莲花集团一位高管和记者聊起来语调轻松,“牺牲集团公司保住上市公司,主要还是为了减轻债务负担,保住莲花味精这块优质资产,让它轻装上阵。”按他的意思解读,这是一项长远谋划的重大战略,也是莲花、当地政府和金融机构愿意看到的结果。
投资者对莲花味精并不看好。2008年底,莲花集团持有的600万莲花味精限售流通股股权被东方资产公司委托拍卖,却以无人问津作罢。
2004年,莲花集团将旗下资产全部改制为私有,牵涉莲花味精的债务一并纳入怀中。莲花集团至今身负数十亿元的巨额债务,已无任何资产可供抵押,早已是一具空壳。
但莲花味精真能就此“轻松”起来吗?
2003年莲花味精的年报中透出资金紧张、严重开工不足的问题,这些问题延续至今:据莲花味精下属的糖业公司销售部长王勇介绍,公司拥有中国最先进的葡萄糖生产线,却只有60%的生产量;受制于“原材料缺乏”和“资金困难”,四个味精产区的产量均大幅下滑。
莲花味精每年对所在的项城市的财政贡献率平均占到70%左右。市区25万人中,三分之一人的生活与这个企业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当地人称:莲花一旦倒闭,将换来5万人失业的代价。这5万人包括莲花的近两万名员工和关联企业的工人。
一切似乎远不止一场躲债的双簧戏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