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最烂上市公司制造者龙长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4日 18:32  和讯网-红周刊

  在被实际控制人赤裸裸地掏空后,*ST宏盛如今只留下一具残壳,惟有奇迹降临才能摆脱退市命运——

  《红周刊》记者 张宇

  485000000美元“逃汇”,2884000000元巨亏,6600000000元应收账款!在龙长生10年来“精心”的资本腾挪之下,沪市昔日的重组明星宏盛科技如今被大股东掏成了一具残壳。

  “风流倜傥,高大英俊”的原*ST宏盛董事长龙长生最近再次成为媒体焦点。不过,在被上海警方羁押了一年多后,这次他不是以花花公子形象出现在新闻中,而成经济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在6月4日的庭审中,检察机关以“虚假出资、抽逃出资、逃汇”三宗罪名对他提出了指控。

  5000万贱买良华实业

  前两项被指控的罪名可以追溯到10年前,彼时龙长生在其母亲鞠淑芝的运作下,重组了上海国有控股企业的良华实业。良华实业是上海粮食系统下属企业,1994年在上证所挂牌交易,但之后业绩一直较差。1998年,时任农业部干部的鞠淑芝出资1.5亿元成立了宏普实业,以每股1元这一低于该上市公司每股净资产的价格收购了良华实业。10年前,一个国家公务员就能掏出1.5个亿,这钱是从哪里来的?

  庭审中,龙长生对发家史刚开始还遮遮掩掩,表示这些款项来自继承家族遗产,在主审法官的一再追问下,才透露出自己是前国民党高级将领“云南王”龙云的嫡孙,这些财产都是爷爷移居美国后留在国内的资产,1998年龙氏家族为收购*ST宏盛的前身——上海良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最初的资本就来自于这笔钱。

  公开资料显示,*ST宏盛的大股东宏普实业持有上市公司31.65%的股权,力捷投资又持有宏普实业48.93%的股权。而力捷投资的实际控制人不是别人,正是龙长生的妹妹龙长虹及母亲鞠淑芝。检察机关对龙长生的指控就发生在龙氏家族注册力捷投资之时。

  公诉书中认为,“龙长生以个人名义借款5000万元,采取重复入账的方法取得注册资本1亿元的工商登记。公司成立后随即抽走1500万元。这即构成了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的罪名。”面对检察机关的如山证据,龙长生对这两项罪名没有百般抵赖,他承认对于剩下的3500万,重组上市公司花掉了其中的3000万,而500万则用来归还银行贷款及利息。

  概念玩家栽倒“供应链管理”

  龙长生低价买进良华实业后,1999年初正式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并把公司的主营业务由粮油及房地产转为当时炙手可热的IT产业,当年IT业务收入就占到公司主营业务总收入的61%。良华实业——为了更像高科技企业,2000年龙长生把它改名为宏盛科技——也因为身兼科技股概念和重组题材而股价一飞冲天。但是谁料到大玩家龙长生概念玩过了火,竟然一头栽在自创的“供应链管理”上!

  如果当初不玩这些虚概念,可能龙长生和宏盛科技今天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在2003年以前业务不错,国外市场不断扩展,公司曾在2003年有过一个进军国内市场的计划,当时方案都已经成型,但后来却放弃了。”一位公司销售人员回忆说。

  为什么放弃国内市场?龙长生有自己的小算盘。翻开宏盛科技2004年的年报,“供应链管理”这个时髦的新词首次出现其中,自从2003年底开始捣鼓这种经营模式后,龙长生就反复地对外宣传,称其“先有市场,先有技术,后有工厂,可以实现对产业链条相当的控制力并获取利润。”说白了,其实就是宏盛科技及关联方先从美国的沃尔玛、百思买等大型商场拿下IT产品订单,然后把订单交给国内一些厂家生产,最后再由宏盛科技把产品卖给美国销售终端,用很少的钱来实现最大的利润。

  业内人士分析,龙长生之所以采用这种类似于耐克“虚拟工厂”的模式,是因为2003年开始,液晶数码行业竞争进入了白热化,几大巨头纷纷低价抢占市场,贴牌工厂毛利率不断被压缩,而龙的企业在技术上并没有优势。这种模式存在较高的风险,公司2004~2006年应收账款风险逐年增加,到2008年初,这一数字竟然高达66亿元!多年来公司很难通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甚至常遭遇“非标”或“保留意见”的说明。但是为保住上市公司的壳资源,一只脚已经陷入泥淖的龙长生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继续通过自编自导的游戏来骗取银行的信任,直到2008年龙氏家族在美国设立的INT(诺盛科技)和IRC(国际瑞耐思)两家贸易公司关门大吉,才无奈对66亿应收账款全额计提坏账,*ST宏盛以每股亏损最大荣膺“史上最烂的上市公司”。

  脂粉堆里走来绯闻公子

  其实早在2007年,宏盛科技的靓丽年报便无法再维持,每股收益-1.63元,每股净资产同比骤降69%,深知内情的龙氏家族开始抛售股票套现。至2008年公司再报离奇巨亏,多年烂账集中体现,难逃被ST的命运。不过,这些都没有影响“史上最烂上市公司”董事长石榴裙下纸醉金迷的生活,从香港“情场浪女”章小蕙到台湾“超级发电机”林熙蕾,已婚男人龙长生似乎永远绯闻不断,牢牢地占据了报纸娱乐版的头条。

  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龙长生,虽然已经40出头并身为人父,但他高大斯文且身家雄厚,最喜欢穿两、三万的Gian franco Ferre西装,戴过百万的名牌伯爵表,还说得一口流利的英文,正好是众女星喜欢的约会对象。在2004年宏盛的产品遭遇巨大的竞争压力时,龙长生正沉醉在与性感美女林熙蕾的激情热吻中,事后还细心地伸手为林美女擦去口水和糊掉的口红。虽然后来林熙蕾对“开房”、“约会湿吻”矢口否认,但是瓜田李下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再说林熙蕾和富商间的风流韵事也非第一遭。

  林并非龙长生惟一的绯闻女友,此前曾传出他一掷千金力追李玟、舒淇、关之琳,每年更要到美国豪赌一把,金额以千万美元计算。看看龙长生的绯闻女友,不难发现这些女星均有着天使面容、魔鬼身材,都是富商们追逐的类型。尽管宏盛科技分红时总是很吝啬,但其董事长龙长生对美女们的豪爽却是不甘人后。素有港台“第一败家女”之称的章小蕙甚至对龙巨款动了真情,这位挥霍无度的前任钟嫂,败完钟镇涛后又在龙长生身上找到了新感情,并曾经与他在欧洲订婚。虽然后来“龙长生必须不间断地供给她至少百万港元的生活费及名牌服饰,长期下来心生厌恶,慢慢与章小蕙疏远。”但是直到现在,“深受伤害”的章小蕙还在自己的专栏中不止一次地回味和龙的那段幸福感情。

  资本黑手掏空宏盛科技

  花天酒地的奢侈背后,有一双掏空上市公司的资本黑手。若不是龙氏家族控制的INT和IRC因资金链问题双双关闭,可能这双黑手还在不断地掏空*ST宏盛,而INT与IRC实为龙氏家族控股子公司,是掏空上市公司的“吞金黑洞”。

  2003年下半年,宏盛科技开始利用出口信用保险方式控制国际结算风险,先通过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提供的担保向银行进行信用证融资,获得运营启动资金,然后依靠对经销商应收账款的回收,来进行开证的循环。检察机关称,2003年~2007年,龙长生以控股子公司宏普国际和安曼电子的名义,先后在上海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申请开立进口信用证,用于向香港长龙国际采购电子产品,后销售给美国IRC等贸易公司。在这个链条上,不管是供货方还是销售端,都在龙氏家族一手掌控中,龙长生可以轻易地通过“自买自卖”来骗取银行高额的信用证融资。

  从2005年初到2006年底,龙长生授意长龙国际向上海银行等4家开证行提供407单虚假提单用于办理对应的407份信用证承兑,并指令宏普国际、安曼电子对上述信用证予以确认,造成了对外付汇4.85亿美元。其中104份信用证到期后未能偿付,由中信保代偿1.14亿美元。“通过在美国注册关联公司,以进出口业务为掩护,将境内资金向外转移,相当于掏空了上市公司!”北京大学某教授一针见血。

  货物从港运抵美国,却向银行提供货到上海的假提单以获承兑!面对逃汇罪名,龙长生死不承认。在法庭上,他和庞大的律师团反复辩称这些虚假提单涉及的产品多数是真实贸易,只是担心延误交货才由香港直接运往美国。但他不能否认的是,4年前宏盛发往美国的产品中,包括了大量掺杂木片的芯片以及以16M冒充1G的U盘,且在国际芯片价格大幅跳水的情况下,宏盛的出口价却稳居高位,这一切都令人怀疑——*ST宏盛的贸易是真的吗?

  龙长生也拉上了不少垫背的高官,在他被上海警方刑事拘留的5个月后,曾经为*ST宏盛做担保的原中信保总经理唐若昕因此事被开除公职和党籍。因为宏盛出口贸易链条中资金断流,中信保不得不向银行代偿了达2.45亿美元的逾期贷款。后来中信保向警方报案,中信银行上海分行及中信保的腐败窝案由此浮出了水面,包括2名行长,2名分行高管或被捕或辞职,而中信保的4名雇员也受到了警方调查。  龙长生的黑手被法律斩断了,但被龙氏家族玩弄的宏盛科技却伤痕累累,“若逃汇罪成立,法院可能对公司处以逃汇数额5%以上30%以下罚金,将进一步增加未来的债务压力。”*ST宏盛代理董事长俞赛克在2008年度股东大会上如是称。最惨的是,今年5月上证所对其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千疮百孔的*ST宏盛的未来在何方?我们又该拿什么来斩断伸向上市公司们的黑手?■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