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证券 > 高淳陶瓷重组陷入泄密门 > 正文
股权结构单一的上市公司有利于新股东对其集中收购从而降低收购成本
理财周报实习记者 赵宇剑/文
要说近期最抢眼的股票,绝对是高淳陶瓷(600562.SH)。该股自5月22日复牌后迎来连续十个涨停。优质壳资源重组成功后的大牛行情带给市场无限遐想。那么,谁会是下一个高淳陶瓷?
ST板块中,优质的壳资源股因其拥有较大的重组预期而长期备受市场追捧。2009年的市场上,像ST泰格(000409.SZ)、*ST中钨(000657.SZ)等个股都有惊人表现,前者从去年底的1.6元至现在的7.4元,涨幅超过360%,后者从去年11月的2.6元至现在的7.32元,涨幅也达180%。
目前,国内IPO大门依然紧闭,即便开闸,门外排队的超过300家公司也意味着遥遥无期的等待。这个时候,借壳成了企业眼中的终南捷径,“壳”也就成了一种“商家必争”的稀缺资源。
“壳”的轻重
“借壳”的成本是衡量“壳”价值大小的重要标准。
人们通常用“干净”来形容“壳”的优质。而将“壳”做干净的手法中最受推崇的当属“零收购”,即新股东出资收购原股东股权,原股东再用获得的资金回购上市公司原有业务、资产及负债,最后上市公司用这笔资金收购新股东的资产及业务。以此方式达到资产及股权同时置换的目的,而所投入的资金走了一个循环最后又回到了新股东兜里,似乎真的是“零”成本。
其实不然,光是壳本身就花费不少,其成本已经体现在原大股东退出时的股权溢价当中了。另外,“壳”收购过程中的顾问团队费用也需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元,再加上资产置换流程所需费用及各环节内的灰色费用而造成的溢价,可以说成本并不低。
以上都只是显性成本,更大的成本来自隐性,即收购后“股权稀释”的成本。例如某上市公司原大股东持股50%,如新股东进行“零成本”资产置换注入10亿,则原来完全持有等价资产的企业股东如今只享有50%的权益,如借壳后继续融资则股权还会进一步被稀释。
另外,若非“净”壳,原有债务也将成为新股东沉重的成本包袱。
如何寻找好壳
选择“壳”资源,就是要把收购成本降到最低。
从收购成本上看,股价,股本规模以及股本结构为最重要的因素,直接决定企业需要用多少资金来拿下“壳”。金融危机带来的熊市将股价拉低,给买壳带来了有利环境,此时股本较小、股价较低的壳收购成本将会较低。例如*ST天龙(600234.SH),总股本才1.446亿, 当前价格5.36元/股,单以此判断的收购成本显著低于其他重组概念股。相比之下ST东航(600115.SH)因总股本超过48亿,导致壳收购成本过大,而很难成为高价值的“壳”资源。
从股权结构上来看,股权结构单一的上市公司有利于新股东对其集中收购从而降低收购成本。而选择股本较小,尤其是公众持股较少的上市公司,可以有效地控制稀释程度,降低隐性成本,保证买壳方的利益。
从公司主营业务来看,选择主营业务单一,关联交易较少,甚至是已经剥离出原有业务的上市公司作为壳,将使资产重组过程更加便利,从而大幅削减成本。ST星美(000892.SZ)就是这样的优质“壳”,目前已经没有主营业务的它完全成为了一个“空壳”,这将大大节省买壳后重组所需的成本。
如果不是“净壳”,还要考虑债务转嫁成本。还是以*ST天龙为例,它现有的超过5亿的债务就成为了硬伤,大大增加了借壳成本。负债高是壳难卖的一大因素,而债务纠纷则能将壳变成人人敬而远之的“刺猬”,*ST北生(600556.SH)就因其债务纠纷较大,在“卖壳”路上频添障碍。
从“借壳”的融资目的出发,“壳资源”是否符合再融资的基本条件,短期内是否能再融资也成为衡量“壳”价值的重大要素。除了应考察上市公司是否有违规记录外,总股本的大小也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今后再融资的可行性。像ST东航这样股本过大的公司,即使买壳上市后,继续融资也将非常有难度。
几个好壳
好壳虽然比较难找,但是认真筛选,还是能够找出几个不错的壳资源来。
首先是上面提到的ST星美。其总股本较小,仅为4.1388亿股,流通盘面更小,仅1.2亿股, 股价8元略偏高, 但收购成本总体仍不大。另外,较小的总股本对借壳后进一步融资非常有利。该公司股权构成较清晰,公众持股少,为买壳方进入并防止原有股东权益过分稀释提供有利条件。最值得称道的是,该公司为名副其实的空壳,原有业务非常容易被剥离干净,加之目前负债总计仅为785万元,无论从收购,重组还是代还债务来说,成本都非常低廉。
ST中钨总股本仅为2.2亿, 其中大股东控股7852万,占36%,股权结构相对单一。其当前股价6.7元,不算太高,债务合计虽然有1.14亿之多,但扣除目前货币现金以及应收账款9400多万,所需要代还的债务并不多。根据计算,该壳资源理论购买成本仅5.46亿,加之其主营业务单一,容易剥离,是较为难得的优质壳资源。
ST泰格是人人称道的好壳。虽然债务仅0.122亿,且没有任何产业,和星美一样是个地道的净壳,总股本与流通盘也较小,但是其股权结构并不单纯,里面还混杂着B股股份,这给收购带来了一定难度,也从一定程度上让这个“壳”的质量有所下降。
要数净壳,则要关注ST博信(600083.SH)。其负债仅有0.254亿,目前没有任何营业收入,一季度唯一的收入就是区区3.9万元的投资收益。该公司目前唯一的资产就是2007年股改时大股东注入的资产“贵州博信钒矿”,但至今仍未投产。另外,该公司总股本仅为2.3亿,但流通盘面相对较大,超过2亿股。虽然该公司“壳资源”价值优异,但是三次重组失败之后,当前股价已经升至6元,相比较去年年底重组之初的2.5元,无疑借壳成本最小的时机已经过去。
东方热电(000958.SZ)主营业务单一,股本结构较单纯,不到3亿的总股本也使其成为天然的优质壳。最为难得的是其净资产为正值,每股净资产达到2.67元,另外低于5元的股价使得当前收购成本较低。但受其高达20亿的负债拖累,壳的价值比上述几家ST公司略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