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青啤股权变动16年 外资控股之忧暂化解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8日 18:05  中国经营报

  吴晓燕

  延伸阅读

  陈发树获得百威英博持有的青岛啤酒7.01%的股份后,“化解外资控股之忧”的论调频频出现,甚至在青岛啤酒的企业网站上,选取的新闻都是类似的观点。

  这种隐忧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AB公司曾希望投资并控股青岛啤酒,但由于当时的政策还不允许外资控股国企,因此合作未能达成。

  1993年,青啤在H股整体上市。当时,AB公司通过巧妙安排,以境外战略投资者身份购得了青啤4500万H股股权,占当时青啤总股本的5%。后来,青啤回归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增发,AB所占青啤股份比例遂降至4.5%。

  AB是一家美国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啤酒酿造商之一,旗下最著名的品牌是百威啤酒。2008年7月,该公司与英博合并,改称百威英博。

  初时,青啤的人对此还很得意,认为如此有名的公司都买青啤的股票,说明青啤很了不起。但不到10年,青啤方面等就深深意识到,当初的5%并不这么简单。

  1993年上市之后,青啤开始了在国内的大肆并购扩张。1996年到2001年,青啤共并购了47家啤酒企业,曾经创下一周之内收购两家企业的纪录,而青啤的品种数量也上升到1000多个。伴随而来的是青啤的资金链也到了危险的边缘,资本市场上的融资全花进去还不够,只能增加银行贷款,到了2001年,青啤仅财务费用一项就超过一亿元,青啤成了给银行打工的“奴隶”。

  2001年,从“拼命三郎”、青啤前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彭作义手中拿过接力棒的金志国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与AB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向AB定向增发3亿多股H股可转债,融资14亿港元,以解燃眉之急。自此,AB公司对青啤的持股比例开始逐步上升,分别在2003年4月和10月增至9.9%和20.0%,并最终在2005年4月11日将其所持有的全部可转债通通转换成为H 股。青啤的总股本也由2004年底的10.6亿股增至13.08亿股,而AB的持股总数达到3.53亿股,占其总股本的27%。

  虽然青啤分三批向AB公司定向发行的这批可转债的转股价格是每股4港元,与当时青啤每股3港元多的H股股价相比,确有很高的溢价,但青啤付出的代价也相当不菲:在以22.5%的股权换取AB公司14亿港元的资金后,持有青啤国有股的第一大股东——青岛市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由原本大约40%的股权急降至30.56%。AB公司股权由原先的4.5%狂升至27%,青啤前二大股东之间的股权差距只有不足4%。显然,这对保有青啤的控股权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比例。

  当然,青岛市政府不可能考虑不到这一点。在与AB结盟的时候,双方曾签订了一份《战略性投资协议》,该协议的三点核心内容为:第一,青岛市政府控股大股东的地位不变;第二,继续使用青啤自有的经营网络,保持青啤品牌;第三,双方合作是排他性的,即除非得到青啤同意,否则AB在国内只能与青啤合作。

  但令青啤最为担忧的事还是发生了。

  2004年,AB公司斥资7亿多美元,将中国第四大啤酒商——哈尔滨啤酒迎娶回家。这相当于此前青啤《战略性投资协议》的失效,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青岛市政府控股大股东的地位不变”也将没有约束力。

  由此,青啤方面陷入深深的不安。尤其在2008年,当得知AB要与英博合并的消息后。在行业人士看来,针对AB与英博的合并,商务部出台的附加条件主要是为了保护青啤,因为青啤的股权结构一直是个微妙的话题,如果英博公司有意,争夺青啤控制权并非难事。2008年9月,青啤管理层将控股权由30.56%增持至30.71%,后来,该股权进一步增至30.89%。

  此后,当百威英博将股份转卖至朝日啤酒,青啤有可能被日资控制的传言就更加猛烈。直至2009年5月,百威英博将自己所持有的青啤股权分成两部分完全售出、陈发树入主青啤第三大股东,青啤方面悬了多年的心终于可以暂时落地。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