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记者 罗晟 发自北京
昨日,中信银行(601998.SH,0998.HK)副行长曹彤在北京举行的媒体电话交流会上说,如果中信银行能够顺利完成对中信国金的股权收购,中信银行将利用中信国金的跨境服务平台,使自身在人民币跨境结算领域处在非常有利的竞争地位。
中信银行5月10日晚公告称,将以135.63亿港元现金收购中信国金70.32%股权(见本报5月11日A19版)。
“成本价”收购
在昨日召开的电话会议上,中信银行管理层解读该行收购中信国金控股权的过程与战略意义。曹彤认为,该行收购中信国金控股权的交易,是“在合适的时机,以合适的价格,对合适的对象发起了收购”。
中信银行认为,以1.43倍的市净率实现控股权收购,处于香港银行业收购的价格低位。这也是中信集团当初将中信国金私有化的成本价。
截至2008年末,中信银行资产规模近1.2万亿元,在国际上属于中等以上规模的银行,但其管理体制和架构是基于国内架构设计的,无法完全满足该行国际化业务的要求。
曹彤认为,此番收购中信国金,将使中信银行“一举走在国内银行国际化的前列”。
中信国金是中信集团中国境外金融业务的主要平台,持有中信嘉华银行全部股份、中信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40%的权益和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50%的权益。中信国金于2008年11月5日完成私有化,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除牌。
此次收购的核心资产中信嘉华银行,则是一家植根于香港的本地银行,在中国澳门和美国亦有分支机构。其中在澳门一家、美国两家。据透露,在整合充分完成前,中信嘉华银行没有在海外新设机构的想法。
由于历史渊源,中信银行在国际业务特别是国际结算业务中,一直处于行业前列。该行预期,他们有望把握人民币国际化所带来的机遇。
资本回报率不会降低
据中信银行董事会秘书罗焱介绍,中信银行将继续保持中信嘉华银行在香港的独立经营地位。中信银行和中信嘉华银行的业务整合初期阶段,重点不是在后台运营成本,而是在经营成本。
“(整合)将在风险管理、资本交易、资金管理等管理领域展开,预计将大大增强中信嘉华跨境服务的业务量。”罗焱说,中信银行董事会已决定,“中信嘉华”品牌初期仍将保持一段时间,未来则将更名为“中信银行国金”。
据中信银行计划财务部负责人王康透露,两家银行合并后拨备覆盖率为135%左右,中信银行资本充足率将下降0.9%。由于资本充足率依旧在中小银行中领先,中信银行管理层没有发行次级债以进一步充实资本充足率的打算。
曹彤认为,随着相关业务注入中信嘉华银行,中信银行自身的资本回报率不会降低,同时中信嘉华银行的资本回报率会快速拉升。
曹彤说:“中信银行通过将一些跨境业务和新的业务领域注入嘉华银行,进行后台整合,将进一步减少中信嘉华银行的管理成本。金融危机后,嘉华银行的资本回报率会快速拉升,合并将产生正面财务效应。在整合完成之前,中信银行不会设立新的海外分支机构。”
中信银行资金资本部副总经理孙建特别提到,中信嘉华银行90%的债券投资都在A级以上,次级债风险到目前是可控的。
中信银行A股昨日报收5.07元/股,下跌1.93%;H股报收4.16港元/股,上涨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