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信银行称购中信国金后资本仍充足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1日 18:56  《财经网》

中信银行称购中信国金后资本仍充足

  【《财经网》北京专稿/记者 温秀】中信银行并购中信国金后资本充足率下降0.9%,不过该行认为资本仍会充足,不打算发行次级债。也有分析报告指出,此项收购价格并不便宜,高于香港银行业目前的估值水平。

  5月8日,中信银行(上海交易所代码:601998;香港交易所代码:00998)与中信集团及Gloryshare Investments(中信集团全资附属公司)签订股份收购协议。中信银行同意以135.63亿港元的现金对价收购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国金)70.32%股权。本次交易已获中信银行董事会审议批准,但仍需中信银行股东大会决议通过。

  收购完成后,中信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下降0.9%,不过该行计划财务部总经理王康在管理层电话通气会议上称,合并后该行资本充足率水平在国内银行中仍居前列,所以“目前没有发行次级债的需要和设想”。中信银行2008年年底的资本充足率为14.32%。

  “收购后对中信银行短期的财务影响不大。”中信银行副行长曹彤11日对《财经》记者表示,“我们在财务上的目标是,不降低中信银行自身回报率。”

  中银国际11日发布投资报告称,此项收购价格不便宜,目前中信收购价格按照去年调整后的净资产计算获得收购市净率为1.43倍,按照去年正常情况下的净利润计算的市盈率为11倍,这一价格高于香港银行业目前的估值水平。

  上述报告指出,收购对中信银行短期内部分财务指标有一定改善,但改善极其有限。

  中信国金持有中信嘉华银行100%的股份。据了解,中信嘉华银行在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中亦有损失,其中,2007年资产损失约为13亿港元,2008年的损失为7.2亿港元。截至2008年底,中信嘉华银行持有的债券金额为212亿港元,其中次级债券在6亿港元左右。中信银行资金资本部副总经理孙建透露,这些债券等级90%都在A级以上,风险可控。

  谈及合并后拨备覆盖率情况,王康表示,并购并未改变中信银行和中信嘉华银行是两地银行的事实,其面临的市场环境和监管政策有很大差异。其中,中信银行截至2008年底,拨备覆盖率达到150%,而中信嘉华银行则相对较低,但也得到了当地监管部门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认同。据称,收购完成后,中信银行的拨备覆盖率约为135%。

  曹彤还介绍称,中信银行和中信嘉华银行初期整合的重点是风险控制、资金资本交易等管理领域。据介绍,当前两家银行在风险控制的理念和体制方面都相对独立,整合后,将在跨境交易审查,贷款管理等方面发挥协同效应。曹彤还表示,通过后台整合,有助于降低两者的运行成本和管理成本。

  而在品牌方面,中信嘉华银行的名称将会保留一段时间,未来将会更名为“中信银行国际”。这一决议已经在2008年年底中信国金的董事会获准通过,但究竟何时更名,曹彤称,目前尚无明确时间表。

  曹彤还透露,在充分消化、完全整合结束前,中信银行将不会考虑新设海外机构。

  中信国金是中信集团中国境外金融业务的主要平台,持有中信嘉华银行全部股份,中信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40%的权益和中信资本控股有限公司50%的权益。并于2008年11月5日完成私有化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除牌。

  此次收购的核心资产中信嘉华银行,则是一家植根于香港的本地银行,在澳门和美国亦有分支机构。■


    新浪声明:本文为《财经网》授权新浪财经中心(财经、科技频道)转载,并未授权新浪网合作伙伴转载,如新浪网合作伙伴擅自转载构成侵权,责任自负。
    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中信银行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