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蒋家华 靳军
4月22日,下午5点半,本来到了下班时间,但位于四川成都蜀汉路333号的东方电气大厦10楼却没有人离开,东方电气证券事务代表黄勇说,今晚又要加班到很晚。
而原本约定5点半专访公司总裁温枢刚,也因为他临时参加一个紧急会议,不得不推迟。
直到6点半,温枢刚才从会议室出来,一脸歉意地对记者表示对不起,然后引着记者到他办公室。1个小时的专访几次被电话打断,都是谈工作;还有一次似乎是家人打过来的,温歉疚地对着电话说:“不要等了,先吃吧,要迟点才回去。”
撤还是不撤?这是个问题
温枢刚说,他已经记不清加了多少次班了,地震以来,他和同事每天都在忙。5月12日地震当天,他在成都听到地震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往重灾区东方汽轮机厂。兼任该厂董事长的他旋即在现场连续指挥了近30个小时,13日晚回成都集团公司后仍坚守应急电话至深夜。
“地震以来,没有睡过一天安稳觉,先是救人抗灾,紧接着是抓灾后重建恢复生产。”温枢刚说,他和同事们每天的弦都绷得紧紧的,生怕有什么闪失愧对遇难的同事、辜负全国人民对东汽的关爱。
“体力上的煎熬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每次做出选择时要承担的压力和付出的勇气。”温枢刚坦言,去年6月4日的大撤退就是一次刻骨铭心的心灵煎熬。
当天晚上9点钟,一直忙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温枢刚接到东方电气党委书记打来的电话,地方政府考虑到山体滑坡和堰塞湖的危险,为了确保安全,要求在晚上12点之前把汉旺人员全部撤走,包括东方电气的全体员工。
“撤还是不撤?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尤其是作为公司的董事长,如果从避免追求责任的角度来讲,我可以下令遵照执行。但当时我站在企业利益的角度考虑不得不稍微犹豫,我知道,一旦人撤出来,一方面设备难以保证安全,另外一方面,恢复生产可能遥遥无期”,他立即组织人马兵分三路:一是找政府相关部门了解下发撤退通知的背景;还组织地震专家现场勘察影响;温枢刚也连夜和同事从成都赶到汉旺,把情况汇集到一起商量。从汇总的情况来看,大家担心的山体滑坡处于可控的范围内,即使是堰塞湖有垮塌的危险,处于半山腰的汉旺厂址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基于以上的判断,他们决定暂时不撤退。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调来十几辆大客车到汉旺待命,司机在车上随时启动,随时保证应急响应,一旦出现状况马上把人员撤离走,并把靠山的人员全部疏散到相对安全地带。
“当时我们把地方政府的通知和我们的判断都如实地告诉了员工,让他们决定自己的去与留,让我感动的是,所有的员工都选择留下了。”温枢刚说,虽然他们决定不撤退经过慎重分析,但现在想来依然有些后怕。
300亿订单的背后
在采访中,温枢刚说得最多的字眼就是感动、感恩。他说,这次地震让他感觉到了他们员工的可爱,感觉到了兄弟单位之间互助的无私。
他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当时他一直在汉旺指挥救灾,手机信号不好,等信号恢复后,慰问短信和未接来电信息一条接一条,尤其是时任华能国际董事长李小鹏的短信让他感动。在短信中,李小鹏说,东汽面临着如此大的困难,作为私人之间的兄弟,同时也作为央企的同胞,华能应该要为东汽做点什么,一起“携手共济、共克时艰”。
这也直接促成了后来东方电气与华能国际之间发电机组设备数十亿元的大订单,而这也为一度因为受灾损失惨重被投资者怀疑其再造能力的东汽注入一针“强心剂”。
此后,订单如雪花般纷至沓来,5月19日,东方汽轮机与中国节能发电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合同额人民币12.4亿元。6月11日,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签订了价值50亿元的方家山、福清核电站汽轮发电机组及福清核电站蒸发器供货合同。与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山东电力基本建设总公司所属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签署有关合同,7月中旬,东方汽轮机还在国家特许权风电场项目甘肃酒泉风电基地一期工程中的6个风电场项目上中标,中标总金额73.24亿元。
“这些合同加起来超过300亿,很多都是雪中送炭。”温枢刚说,为了感谢这些单位在最危难的时候的出手援助,他们特意都制作了锦旗,由他亲自带队一家一家上门感谢。“受人滴水之恩,理当涌泉相报。”正是这些无私的帮助让东汽很快走出地震的阴影,也让东汽人懂得感恩,用最好的产品回馈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