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铁二局:救灾先锋订单井喷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7日 05:57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铁二局:救灾先锋订单井喷

  □本报记者 李阳丹

  地震发生后,有着“开路先锋”美誉的中铁二局举全公司之力投入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抢通数条通往灾区的道路,为灾区人民架起希望的桥梁。中铁二局的名号也因此在建筑业中再次打响。灾后,中铁二局的订单蜂拥而至,截至4月5日公司累计中标金额为106.3亿元,而去年一季度的中标金额仅7亿元。

  随着国家铁路建设投入加大,铁路施工将成为驱动中铁二局收入增长的核心因素。此前公司丰厚的合同储备,也将为今后收入的快速增长提供保障。中铁二局真正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

  地震中的“开路先锋”

  在灾后救援中,曾被贺龙元帅授予“开路先锋”的中铁二局再次肩负起了“救灾先锋”的重任。公司发挥自身优势,聚集大量人力和机械投入到救灾中。

  公司紧急调集7,909名员工,908余台套重型工程机械投入到灾区车站、道路和桥梁的抢修以及堰塞湖排险等救援行动中去,共抢修铁路和公路20余公里,桥梁7座。公司在都江堰、绵竹、德阳、绵阳、汶川、什邡、彭州等20多个抢险现场,成功搜救383人,其中幸存者83人。

  在都江堰,中铁二局成为第一支携带大型设备的企业救援队伍;在绵竹,中铁二局是第一支到达灾区并拥有众多设备的外援队伍;在汶川,中铁二局200余人组成的抢险队,成为第一支到达汶川的企业抢险队伍。

  中铁二局参与抢通213国道;22小时完成什邡火车站站台的铺设整理;激战72小时,抢修彭州银厂沟道路;奋战16小时,完成成都东站1万平米的沥青混凝土场坪和800米道路抢修;46小时拼搏,完成穿心店大桥加固任务;5000名员工昼夜苦战,提前9天完成广岳铁路6.86公里线路抢修任务;3000余名抢险人员,40多个小时鏖战,完成涪江大桥加固工作,消除唐家山堰塞湖泄洪对出川大通道的威胁。

  地震灾害造成上百万人无家可归,按照中央部署,各省市对口安置灾民、支援灾区重建。中铁二局主动与所在地政府、对口援建市政府联系,承担起安置灾民和灾后重建的任务。从2008年5月下旬开始,公司接受深圳、广州、东莞、青岛、厦门、上海、成都等市政府援建灾区安置房的建设任务,总建筑面积达40余万平方米,总计14,841套。公司还参建了铁路、公路、学校等一系列灾后重建项目,总承建金额超过70亿元。

  一季度订单井喷

  中铁二局作为上市公司,既要承担社会责任,又要向全体股东负责,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生产自救,取得了抗震救灾和生产经营双丰收。

  根据公司公告,截至2009年4月5日,公司累计中标金额为106.28亿元,2009年公司计划承揽项目292.5亿元,目前已完成全年计划36.34%,而去年一季度,公司中标金额仅为7亿元,公司订单呈现井喷之势。

  公司高管表示,一季度是行业招投标的淡季,一般三四季度才是公司集中中标的高峰期。“今年前三个月中标工程较往年成倍增加为今年开了一个好头,全年超额完成计划的可能非常大。”

  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公司目前在手订单的饱满,为全年业绩增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国家基建投资及灾后重建投资的落实,公司全年营业收入将有望再上新台阶。“灾后重建项目我们会一如既往地积极参与,作为一家四川本土企业,我们也会以饱满的热情参与成都地铁及四川铁路等建设,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党委书记郑建中称。

  继续受益铁路建设

  中铁二局工程中标金额井喷与国家大力进行铁路建设投入是分不开的。铁道部十一五规划显示,2006-2010年五年内对铁路固定资产投入1.5万亿元,其中基础建设投资1.25万亿元。同时,国务院近日批准的未来两年在基础设施和社会福利方面投资4万亿元人民币的支出计划中,投资的重点是针对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建设、水电建设、灾后重建和交通运输建设。这些因素都为中铁二局的持续发展拓展了空间。

  此外,中铁二局开展了“项目大反思”活动,采取各种措施增收节支,以精细化管理的方式来获取利润。公司的管理层级逐步压缩,由“三级管理”变为“一级管理”,推行扁平化管理。在管理层面上,公司精简机构,节约了较多的管理经费;精简人员,人均效率明显提高。在项目经营层面上,严格和健全项目管理体制,对项目经理进行了全面考核及测算,大幅压缩了公司利润漏出的空间。财务数据显示,公司期间费用率及管理费用率不断下降。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中铁二局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