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时锋
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了37.3%。仅仅两个季度,利润增长就完成了从增长到衰退的大变脸。如果没有最终需求提振或工业自身的产能调整,工业企业的利润表可能会持续阴雨绵绵。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191亿元,同比下降37.3%。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中成为利润下滑的“重灾区”,同比下降的速度超过59.2%。
在规模以上的其他工业企业中,股份制企业、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的利润下滑都接近四成,总体规模较小的集体企业利润下滑5.9%。只有私营企业的利润还维持了缓慢而可贵的正增长,不过其3.3%的增速和去年同期52.1%的增速已经相去甚远。
法国巴黎银行经济学家孟原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认为,产能过剩背景下的通缩因素和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下滑是工业企业利润下降的直接原因。
“对工业利润贡献最大的重工业都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它们在经营中需要较高的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所以一旦销售额下降,利润肯定出现较大的崩溃,相反轻工业的利润调整则相对较好。”孟原表示。
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的1998到2001年,整个第二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四年下降才换来了企业利润的恢复。在目前情况下,孟原认为,必须通过一到两年工业投资下滑和产业政策主导下的产能调整、淘汰、整合才能使企业利润恢复元气,可能要经过“创造性的毁灭”,将产能收缩后才能获得利润的回升。
3月下旬,正值各上市公司公布去年全年年报的时候。新公布的1~2月份工业利润数据则显示,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回落难见转机。
资深策略分析师梁福涛博士对记者表示,由于信贷资金放量,目前股市上升还可获得一定支撑,但1~2月的利润下滑又迫使整体走势不会上升过多,从而可能仍将维持震荡走势。他认为,如果二季度宏观刺激政策显现较为明显的效果,企业利润季度环比增长可能出现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