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元证券定增过期或改道公开募股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0日 01:52  21世纪经济报道

  苏江 郑世凤

  3月9日,国元证券(000728.SZ)公告称,由于证监会核准公告已过6个月有效期,因此公司此前公布的非公开增发方案自动失效。

  “我们也一直在担心这个事情,现在时间到了,没办法只得放弃。”国元证券一位内部人士9日下午表示,“虽然放弃了,但是不发还是不行,今年还要想办法往前走;下一步可能会采取其他的方式,现在已经在做准备了。”

  增发“过期”

  2008年4月28日,国元证券公告称,将以不低于每股19.88元的价格发行3亿-5亿股,按照公司当时的计划,拟将募集的不超过120亿元“全部用于增加公司资本金和补充公司营运资金”。

  该增发方案于2008年6月19日获证监会发审委审核有条件通过,国元证券在当年9月10日拿到证监会的核准批文。

  不过,国元证券拿到批文当天17.04元的收盘价已低于增发底价19.88元;尽管此后公司股价在2008年10月初一度越过19.88元,但截至3月9日报收于14.01元,增发核准批文的6个月期限也已经消耗殆尽。

  事实上,国元证券增发的尴尬“过期”并非个案,不少公司股价在方案公布后不久就跌破增发价。不过据记者了解,按照监管层的态度,上市公司在拿到核准批文后如果重新申请调低增发价格,可以不必重新排队直接走绿色通道,一般来说1-2个月内就可以重新获得增发核准。

  “由于保险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可以参与券商增发,而其他机构手上的现金流充裕的则比较少,之前找到了一些有意向的,但他们近期在资金方面也面临一些困难;再加上6个月期限也到了,公司只得放弃这次的增发。”上述国元证券内部人士坦言。

  “虽然定向增发时间期限失效,但公司方面肯定会再采取别的融资途径,比如采取公开增发等方式,否则国元借壳上市也没有什么意义了。”一位接近国元证券的上海投行人士透露。

  另据人士透露,国元证券未来重新启动的募资计划投向并不会发生变化,“主要还是增强承销业务、优化经纪业务网络、扩大资管规模和增资香港公司等。”

  国元证券发布业绩快报称,预计其2008年净利润将达到5.24亿元,较之2007年下滑77%。

  该不该再融资?

  除了A股成交额锐减外,导致众多券商业绩2008年业绩分化的另一因素是资金运作收益的差异。

  银河证券的统计显示,目前已经公布2008年未经审计报表达45家券商资金运作收益较2007年的下降幅度达82%。以东方证券为例,其净利润由2007年的43亿元变为2008年的亏损近9亿元,公允价值损失更是超过了31亿元。

  目前,证监会针对创新业务的开展对券商净资本规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毕竟只有充足的资本金才能用来应付市场面临的信用、流动性、运营和诉讼等风险。

  以融资融券业务为例,此前参与融资融券测试的10家券商净资本规模都在50亿元以上,这反映出该业务试点资格主要根据券商资本金规模决定。

  去年以来,除国元证券外,包括长江证券东北证券太平洋均陆续公布了非公开发行预案,但由于市场持续低迷使发行一度陷于停滞。

  和国元证券增发因时效过期失效相比,截至3月9日,长江证券、东北证券和太平洋的收盘价分别为12.25元、19.77元和13.22元,均低于原先拟定的16.83元、25.66元和18.93元的增发价。

  以外,一些未上市券商也在希冀通过IPO的方式进行融资从而提升自身的资本金。

  除已经过会的招商证券和光大证券之外,目前包括西部、国泰君安、华泰、国联等券商均开始了IPO计划。

  “我了解的情况是,对于已经过会的两家券商,监管层希望能够考虑到近期以来市场的下跌,适当下调融资额度。”上海一家券商高管近日透露。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对于券商急于提高资本金的做法持否定态度,“监管部门希望从净资本的角度进行监管,来达到提升券商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但如果众多券商良莠不分都来市场圈钱,则有违监管的目的。”

  上述人士继而指出,“之前有券商借牛市之机获得大笔融资,但募集资金绝大部分并没有投入到公司营运中,而是用于投资之用;再比如,去年亏损的太平洋也跟随其他上市券商一起抛出再融资计划,这值得反思。”

    相关专题:

    新股频道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