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市公司业绩频变脸 抵御风险需两手抓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22日 14:55  通信信息报

  -本报记者 席大伟

  沪深上市公司公布2008年业绩近期已达到高峰。除了总体业绩和预期一致不太理想外,颇让人意外的是,截至1月16日公布的633家上市公司业绩中,有62家年报业绩发生了“变脸”。

  10%左右的上市公司向下修正业绩,显示了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比实际更为严重。大限减持的举措值得关注,同时也需要注意向下修正业绩而引起股价下跌可能为新进入股东创造的投机机会。

  业内人士指出,除了在制度上防止可能出现的风险而稀释掉管理层连续出台的利好外,也需要在宏观层面进一步对中小板块提供融资、政策等支持,以化解市场的疑虑。

  经济下行,业绩频变脸

  上市公司近期公布的2008年年报出现了一个近年来少有的现象:有10%的上市公司业绩突然“变脸”,而四季度业绩,几乎影响到了所有上市公司的业绩报告,对很多上市公司而言,2008年第四季度业绩就是引爆全年亏损的“炸弹”。

  据《证券日报》统计,截至1月16日,62家“变脸”的业绩中,向下修正业绩的有49家,其中又有22家虽然调低盈利预测,但仍宣布实现盈利。据统计,这部分公司中有16家为基金持仓股票。

  曾在三季度发布公告称前三季累计盈利1.04亿元的ST科健,1月19日公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08年亏损1000万元。这意味着,ST科健在第四季度亏损达1.14亿元。科健四季度业绩骤变的“行情”,也在同类公司中重演。

  据《上海证券报》称,在沪深两市上市的所有手机公司都预期亏损。当然,除了自身实力不济外,金融危机的影响也使得手机公司连最后一块“遮羞布”都被抹去了。

  然而,在“变脸”名单中,即使是向上修正业绩的,也并非所有都是靠主营业务增长拉动的,仅在16日,就有3家上市公司的业绩印证了这一点。

  汇丰银行全球研究部中国策略首席分析师孙瑜16日发布中国策略报告认为,2008年出现负增长的公司比例将从2007年的33%提高到47%;其中23%的公司甚至出现净亏损,而这一比例在2007年只有7.5%。而假设GDP增长6.5%,2008年第四季度的净利润预计将从2007年的增长64%骤降为负增长15%。

  影响重点从政策转向数据

  弱市下A股市场对利空消息的敏感度已经远远大于利好消息,几乎“草木皆兵”,尤其是在上市公司业绩报告和CPI、PPI、GDP等数据陆续公布的敏感时期。如果数据不太令人满意,将影响投资者信心,抑制市场持续做多。

  孙瑜也称,目前市场重点正从政府救助转移到关注经济数据和公司盈利。而对于上市公司2009年一季度的预期,很多业内人士表示,进入2009年,很多公司没有拿到订单,或者说不敢接订单,怕无法回收款项;一些大公司也加大力度缩减成本,包括裁员、结构调整等。如果说2008年上市公司利润下滑已经为投资者打下一针预防针,那么,今年一季度的盈利情况对市场而言可能仍是“当头一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