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型企业缘何频频失手套期保值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8日 07:22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钱晓涵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大型企业因参与套期交易失败,从而导致巨额亏损的案例频频见诸报端。面对动辄数亿元的亏损金额,无论是股东还是银行,纷纷陷入谈“期”色变的恐慌中。令业内人士颇为不解的是,不少企业对外宣称自己绝对没有参与期货投机,出现亏损是因为做了套期保值交易。那么,大型企业缘何屡屡在套保上失手呢?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企业内部专家缺位、管理层盲目迷信投行方案,是导致企业套保“屡战屡败”的重要原因。

  期货市场存在的意义无非有两条:一是价格发现,二是为企业提供一个锁定价格风险、实现稳健经营的平台。但是,企业想要做好套期保值,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国际先进经验显示,企业合理的套保方案可以聘请外部人士进行专门设计,但在套保方案真正付诸实施前,还需要通过企业内部专家的充分论证。在某些情况下,套保方案的论证时间往往长达几个月。

  非常可惜的是,国内大型企业的内部期货专家严重缺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不少企业的管理层或者认为期货市场风险太大,不愿参与;或者认为套保方案的设计可全权外包,没有必要单独成立期货部门,致使企业内部期货专家严重缺位。而内部专家缺位所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企业套保方案成功与否的命运,完全寄托在方案设计者的能力和良知上。

  据了解,一些外资投行仰仗着国际市场上的“名气”,设计出号称“完美无缺”的套保方案,并销售给国内企业。这些方案中除了正常的套期保值公式外,还镶嵌了极为复杂的金融衍生工具。一般情况下,企业管理层往往很难看穿方案中可能蕴含的“黑洞”。企业若采用这样的“毒药”套保方案,实质和期货投机无异。这就是为何一些大型企业尽管宣称自己在做套保,但事实上却是在做投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业内资深人士指出,企业缺乏内部期货专家,容易被误导参与场外交易。场外交易是私人交易场所,没有砍仓机制,价格不透明,流动性缺失。缺乏内部专家的企业往往在不经意间进入场外交易市场。这些企业天生就缺乏止损意识,套保一旦遇到问题,往往是从高层到中层都在躲避责任,没有专门的风控人员,导致亏损金额不断扩大,最终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

  专家建议,无论是否已经参与套保,国内企业都必须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专业套保团队。从行情判断、审核方案到风险控制,内部团队的存在足以担当起隔离风险的重任,也能有效地避免企业踏入场外交易的“圈套”之中。

  都说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事实上,在期货市场上,盲目迷信“外来和尚”,给企业带来的往往是无法挽回的损失。

    相关报道:

    多家上市公司失手套期保值损失惨重

    套期保值遭误解 专家呼吁切勿因噎废食

    东航套期保值折现亏损18.3亿元

    中国国航:套期保值亏损扩大到31亿点评

    黄金矿产商第三季套期保值头寸减至526吨

    钢企套期保值需求加大 钢材期货上市或提速

    恒星科技拟对原辅材料套期保值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