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经记者 王砚丹 刘明涛
11月21日~25日的三个交易日,海通证券每天都被数亿股卖盘封于跌停,从13.31元重挫至9.7元,虽然股价连续跌停,市场上仍然少有买盘问津,这是因为市场预期海通还有较大的下跌空间,但大宗交易却意外的热闹,期间发生31笔大宗交易,以14.35元的价格(超出市价20%)成交数亿股,“这是典型的‘傻子买’行为,有人利用大宗交易进行利益输送。”一位资深业内人士指出。
就在“傻子买”事件发生后两天,海通证券连续跌停,《每日经济新闻》发现,当初大宗交易高位买入的部分席位,开始通过二级市场低价抛售,其中究竟暗藏什么玄机?
市价可低买 缘何高位接
11月21日,海通证券(600837,收盘价9.06元)12.89亿股限售股解禁首日,共发生了27笔大宗交易,成交1.63亿股,但仅仅有1890.6万股是以当日收盘价11.98元成交,其余全部高于当天收盘价。更引人注目的是,有1.087亿股成交价格为14.6元,比当天市价高出足足21.87%。另有1000万股成交价格为14.35元,也高于当天收盘价19.48%。
平安证券国债部(非营业场所)以14.6元成交的蹊跷交易中充当了卖方,甘当“冤大头”的买方为平安证券深圳八卦三路营业部。另外上述平安证券国债部还以12元分别卖了112.37万股给银河证券上海营口路营业部和中信建投证券上海市北京西路营业部。
由于买卖席位都是来自于平安证券,有市场人士怀疑其背后的卖方是平安信托,当初在海通定向增发时,平安信托认购7821.256万股(除权后为1.56亿股)。
而以14.35元成交的1000万股大宗交易分为2笔成交,卖方均为中信证券客户资产管理部,买方则为中信证券北京北三环中路营业部。
高位接盘后 迅速低位甩卖
11月24日,海通继续第二个跌停,在场外进行的3笔大宗交易中,以当日跌停价10.78元共计成交2048.4万股,10.79元成交290.41万股。而在当日的场内A股交易中,全日被超过2亿股卖单封死跌停,成交量仅有530.27万股。11月25日,海通证券发生了一笔大宗交易,以9.7元成交了40.34万股。
记者统计发现,除了上述平安证券国债部卖出的三笔外,另外28笔大宗交易中,有25笔卖出方是中信证券客户资产管理部,3笔是信泰证券南京丹凤街营业部。买入方则包括安信证券总部、中信建投证券总公司交易部以及申银万国、第一创业、国信证券所属的营业部等等。
由于在二级市场上,海通证券跌停板上封单达到上亿股,因此大宗交易的买方却以市价甚至比市价高得多的价格买入海通证券,个中原因颇为蹊跷。
某不愿具名的分析师指出,合理的解释是卖方害怕在二级市场上排不上队,与买方事先约定好在大宗交易市场上一对一进行交易。而这些买方毋庸置疑是与卖方存在特殊关系的,或者更有利益的瓜葛,否则谁愿意当“冤大头”去接盘呢?
上交所公开信息显示,11月25日中信建投证券北京三里河路营业部通过二级市场累计卖出1.44亿元,而这家营业部在前一日刚刚通过大宗交易市场买入2.16亿元;以14.35元在大宗交易市场上高价接盘的中信证券北京北三环中路营业部则在11月21日~25日三个交易日内卖出8672万元,显然都是急于甩掉海通证券这个烫手山芋,但已经在短短几天内遭受巨大损失。
机构出游资进 后市仍艰难
虽然昨日海通证券在经历连续三日跌停后,跌停被打开,成交巨幅放大,全日换手27.2%,但从收市后的上交所公开信息来看,冲开跌停板的却是清一色的游资,机构仍然是以出逃为主。
从上交所的公开信息显示,买入第一的席位是游资老大东吴证券杭州文晖路营业部,买入1.41亿元;第二席是光大证券宁波解放南路营业部买入为1.12亿元,排在后面的上榜三席均是游资营业部;而机构则充当了卖方角色,卖出第一席机构专用席位,卖出金额高达11.92亿元,比买方上榜的前五席全部买入金额还要多得多。
资料表明,在12月21日和29日,海通还将有1.6亿和20.7亿股解禁流通。这些海通大小非持股成本很低,而且规模很大,届时如果海通证券股价仍然较高的话,那么连续跌停仍会出现。
相关报道: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Topview专家版 | |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点击进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