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吵闹着要“出海”的中国平安(601318.SH,02318.HK,下称“平安”),投资富通集团终以铩羽而归收场,但是这笔号称国内金融机构最大单笔海外收购案,无论是对平安自己,还是对其他仍想“走出去”的国内同行来说,都有相当多的经验可以总结。
国内金融机构最大单笔海外收购折戟
要不是让平安花那么多钱上了一堂课,富通这家远在欧洲的所谓“先进”金融集团永远不会像现在这样为国内市场所关注。
去年年底,平安高调宣布入股富通时,绝对不会想到会有现在这样的结局,这口海水让平安痛得不轻。去年11月27日,平安通过旗下寿险公司从二级市场直接购买富通集团约4.18%的股权,成为富通第一大股东。
数月之后,平安出人意料地公布了一个在未来多少年里都不会被市场遗忘的1600亿元“天量”融资方案,从而引发了A股对再融资的一片质疑声。
虽然平安的“天量”融资方案在一片质疑声中高票通过,但后来还是迫于市场压力,最终在5月时平安表示,将在之后的6个月时间里不再考虑A股融资方案。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平安的“天量”融资计划得以实施,上千亿元资金投向海外,可以想象,在目前的全球行情下,将意味着更加巨大的亏损。
今年4月2日,平安在深圳与富通正式签署协议,前者以21.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38亿元)收购后者旗下的富通投资管理公司50%股权。此次交易,平安同样采取了以现金方式支付。能够连续拿出这么多现金进行海外投资,不少分析人士大呼“没想到”。但是值得庆幸的是,这项投资最终没有付诸实施。10月2日,平安对外宣布,将终止投资富通资产管理公司。
横生枝节
很多人都以为平安投资富通一事到此差不多到头了,但是想不到的是又横生枝节:比利时当地媒体在10月底披露,此前陷入财务困境的富通集团可能涉嫌瞒报财务状况,在去年9月决定出资134亿欧元并购荷兰银行之际有意隐瞒了次贷危机对其财务的影响。据报道,去年9月21日,富通集团曾发表公报称,次贷危机对其财务影响有限,“即使美国次贷危机的严重程度扩大两成,富通集团所受损失大约也只有2000万欧元”。
然而,比利时当地媒体披露了富通集团去年8月28日曾向集团核心高层提供的一份秘密报告。这份报告显示,截至去年8月底,集团共持有57.15亿欧元的债务抵押债券(CDO),其中51.28亿欧元来自美国。而在这批债务抵押债券中,约有12.54亿欧元是风险较高的“中级品债务抵押债券”。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加深,集团内部此时也承认,这批债券投资的亏损额约占总投资的10%。
不过,作为大股东之一的平安并未对上述消息作出正面回应。如果说,平安投资富通的亏损是因为全球资本市场下滑造成的,尚且还让人深感可惜;但是,如果比利时当地媒体的报道属实,则平安毫无疑问地犯下了尽职调查不严的过错,而这一点更值得让想“出海”的国内金融机构警醒。陈天翔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Topview专家版 | |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点击进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