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工商银行:规模优势提升抗周期能力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8日 01:00  第一财经日报

工商银行:规模优势提升抗周期能力


  截至10月29日,工商银行(601398.SH)已被挤出全球市值前十。“全球最赚钱”的银行是否能让投资者依然“赚钱”?

  “经济下行难掩内在价值。”中信建投分析师佘闵华认为。受外部和内部不利因素影响,我国银行业在经济下行的趋势下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定影响,表现在净利差下降、手续费收入增长趋缓慢、信贷成本上升等。

  西南证券银行业分析师赵君表示,经济不景气、银根紧缩首先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然后传导至大型企业。拥有5000多家大型优质企业客户的工商银行相对于其他中小型银行具有更强的抗经济周期波动能力与风险控制管理能力。从中长期看,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稳定在8%以上具有可持续性;因此看好工商银行最终能够长期保持稳定的盈利增长。

  三季报显示,工商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927.3亿元,同比增长46.48%。在资产质量方面,三季度末不良贷款余额为1048.81亿元,较2008年中期下降2.5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37%,比2008年中期2.41%下降0.04%,目前资产质量保持平稳。

  对于金融风暴下工行持有海外债券的情况也成为广大投资者的“心头之患”。数字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工行持有包括美国“两房”、雷曼、次级、ALT-A、SIVs等相关债券的面值总额共42亿美元,占净资产的比重约为4.9%,现已共计提13.9亿美元的减值准备,占面值总额的33.1%,即仍处于风险敞口的相关债券总额约占净资产比重的3.28%。

  长城证券研究员吴小玲认为,工行虽持有相当规模的美国相关资产,但此次已加大拨备的计提力度,预计已较大幅度减少了该部分资产对未来业绩的负面影响。工行的业务结构较为均衡、资产配置较为保守、成本控制能力较好、资金成本较低等优势,有助于其具备一定“抗周期”抵御能力。

  不过,稳定的业绩增长背后依然存在一定的隐患。工行三季报显示,9月末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率实现了双降,但其中一些行业出现不良率的上升。中小企业贷款的不良率由6月末的0.99%上升至9月末的1.28%。民族证券分析师张景认为,预计年底能够实现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的双降;但由于明年银行业面临的困难更多,不良贷款可能会有所反弹。

  而银行利润的一大重要来源——中间业务,根据三季报数字,工行前三季度的增长有所放缓。原因则主要是基金代销业务的大幅下滑以及去年中间业务的高速增长,同比基数高。

  另外,有分析师认为,当前拨备还不足以消化全部风险,如果美国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工行持有的资产市值继续下降,则仍有必要计提相关减值准备。同时,银行业在降息周期中的息差收窄加快,经济下行周期中坏账的增加侵蚀银行利润。

  针对当前工行的市场表现,西南证券预计2008~2009年工行每股收益分别为0.36元和0.43元。对应10倍市盈率,目标价格为3.60元,而2008年11月6日工商银行价格为3.69元,与目标价格相近,具备投资空间,维持公司的“持有”评级。

  李彬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工商银行吧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