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公司业绩下滑压力大 政策力度成提振信心关键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6日 10:05  通信信息报

  本报记者 席大伟

  从权威数据看,前三季度中国GDP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然而,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和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和环比却出现了大幅“跳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速度同比从去年的67.2%陡降至7.11%;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环比下降19.88%,净利润同比增幅为-13%,去年同期净利润增长速度为63.95%。

  在推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和投资继续保持了稳定增势,出口虽然萎缩,但依然同比增长22.3%。那么,如何看待上市公司业绩增速?是什么让上市公司业绩突然“跳水”?四季度业绩报是否还会滑坡呢?

  上市公司业绩滑坡

  除了“难产”的SST圣方,上市公司2008年三季报上周末已全部披露完毕,前三季度和第三季度盈利环比、同比都出现了“双降”。

  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共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85961.54亿元,主业收入总额相当于前三季度我国GDP总量的42.63%;总共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7820.20亿元,有可比数据公司利润同比增长7.11%,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324元。而去年,前三季度有可比数据的上市公司盈利实现了67.2%的增长。

  另据《中国证券报》报道,有可比数据的1608家公司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271.89亿元,环比下降19.89%。去年同期,1519家上市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了63.95%。在1624家公布三季报的上市公司中,前三季度实现盈利的公司有1382家,亏损的有242家,亏损比例14.90%。第三季度盈利的有1257家,亏损的367家,亏损比例达22.60%。

  然而,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GDP增长较为稳定,前三季度为9.9%,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第三季度为9.0%,环比下降1.1个百分点。GDP增长小幅下降,但增势稳定,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速却陡然“跳水”。

  业绩增速为何跳水?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投资和消费需求的不断萎缩以及证券市场深幅调整造成的投资收益锐减,国内上市公司总体在经营上遇到不少困难。

  具体来讲,第一,中国经济加大了对节能、减排、降耗、环保投入力度,并实质性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以化解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出口萎缩。首当其冲的正是前几年扩张最快的“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如钢铁、煤炭、石油石化、电力、水泥、建材、汽车等。

  第二,“股市泡沫破灭,炒股业绩泡沫同步破灭,这应该也是2008年上市公司业绩整体大幅滑坡的重要原因”。经济学家董登新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据WIND咨询统计,涉及证券投资并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理的公司绝大多数收益为负数,亏损超过1亿的达22家,亏损286.15亿元。相比之下,2007年前三季上市公司投资收益合计1826亿元,占净利润总额的比例为 22.08%。

  第三,今年上市公司三季度恰逢全球金融危机,金融危机使我国前三季度出口回落4.8个百分点,给出口型企业造成了很大压力。根据海关总署统计,前三季度中国出口同比增速回落4.5个百分点,对经济贡献率下降1.5个百分点。

  同时,一些上市公司在房地产高涨时投入地产行业,结果房地产交易不理想,不少公司被“套牢”。于是,随着股市的大幅下跌和房地产的弱势,上市公司业绩“跳水”便是预料之中的事。而且,A股大盘股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速。

  期待政策推动

  市场各方分析认为,上市公司业绩下降的趋势如果得不到改变,将成为脆弱股市反转的重大羁绊之一。只有在政策面上改造和提升当前整个经济基本面,提振实体经济,才能使股市有一个根本的支撑。

  首先,需要加大投资力度。从消费、投资与出口来看,今年消费会保持平稳增长,出口回落也基本在预期范围内,问题在于投资。温家宝总理近日在俄罗斯点出了政府主导投资的三大方向:铁路、汽车、煤矿;中信证券的报告指出,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需要大量的投资。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场研究室主任曹红辉表示,国内一些基础设施,包括交通、城市建设也需要大量投资。

  其次,需要政策扶持,包括财政和货币政策。在农业方面,政府对收储、提价、补贴和投资等方面实施积极的政策将直接正面影响农业类上市公司。在企业成本上,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张晓晶认为,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有利于减轻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负担。并且要采用更加灵活的货币政策以缓解企业的流动资金困难。

  另外,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针对股市本身的一些直接的政策也可在适当时机根据需要而推出。如最近有人建议推出平准基金,暂停大小非解禁等,都将对提振市场信心产生很明显的作用。

  董登新教授也指出,不要让华尔街的灾难性金融危机掩盖了中国股市原本存在的问题。如何让上市公司和广大股民在一个稳健的可增长的环境中投资,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关报道:

    上市公司炒股三季报利润增幅一落千丈

    上市公司三季报收官 环比双降

    千余家上市公司三季报业绩难堪

    上市公司业绩下滑速度超预期

    上市公司业绩预增亦遭机构减持

    上市公司业绩高增长已难以为继

    上市公司业绩含金量降低 现金饥渴症加重

    今年上市公司盈利可能趋于零增长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