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行初涉海外对冲基金 6000万收购HFM30%股权(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30日 01:43  京华时报

中行初涉海外对冲基金6000万收购HFM30%股权(2)

  海外收购相对谨慎

  王兆文认为,海外收购将成为中行未来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虽然目前境外市场仍处于“多事之秋”,但动荡的环境也可能藏有诸多投资机会。

  今年3月,中行“意外”参与竞购印尼国际银行时明确表示,对印尼国际银行有浓厚兴趣。不过,相关交易虽未能如愿进行,但中行的海外资本扩张欲望已可见一斑。

  王兆文说,中行自2006年上市至今,完成的海外收购仅有一笔,且涉及的交易金额尚不足10亿美金,相对谨慎的“出海”步伐与工行在海外市场“一掷千金”的豪迈做派形成鲜明对比。中行董事长肖钢几个月前公开表示,美国次贷危机后,信贷市场流动性很紧缺,这将为中资银行的海外发展提供机遇。

  一位外资行分析师认为,中行是我国最大的外汇持有银行,这一方面说明中行与境外市场的来往甚密,另一方面也说明,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大环境下,中行需要寻找更多的途径来避免汇兑损失。

  投资风险不容小觑

  对于此次收购,招商证券分析师李阳认为,收购有利于其扩展利润来源并缓解其在国内紧缩政策下的经营压力。而具体到短期的财务影响方面,由于此次收购金额只有6000万元,且由英国子公司支付,这不会给中行的流动性带来影响。且自2005年上市融资以来,中行的资本充足率就一直未低于10%,截至今年3月底,该行的资本充足率更是超出12%。充裕的资金能够为中行的海外扩张提供财力支持。

  也有一些分析人士对海外收购的风险心怀忐忑。海通证券金融分析师范坤祥认为,次贷危机何时能够真正见底还是未知数,如果单从出海抄底和财务投资角度考虑,中行此次收购行为的意义也许并不大。更大的意义可能体现在提升公司财富管理的层面上。收购的具体情况则还要综合考虑收购对象的估值。如果管理层是在充分考虑协同效应与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做出决定,那么购买行为还算合理。

  事实上,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不容小觑。以HFM的3只中国基金为例,由于市场出现大幅动荡,HFM旗下一些基金在上半年遭受重大损失。788中国基金今年初到5月总计损失高达48.8%。此外,全球金融市场危机还远未结束,次贷危机的影响远远没有见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昨天对外表示,虽然发生重大调整,但全球金融市场依然脆弱,系统性风险继续居高不下。权威评级机构穆迪也发布报告指出,西欧整体信贷质量在第二季度持续恶化。通胀上升和信贷紧缩加剧了欧洲经济增速的放缓,信贷紧缩没有显示出缓解迹象。

  另外,有些对冲基金会冒很大风险去追求最大利润。由于多数对冲基金规模比较小,没有大资产管理人以及投资银行那样雄厚的实力,因此操作上存在较大风险。本报记者陈琰 马岚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中国银行吧 】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