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海虹控股回应高卖低买和资产转移质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7日 22:44 新浪财经

海虹控股回应高卖低买和资产转移质疑

  在宣布结束一场持续一年半的收购后,海虹控股今日终于站出来面对媒体的指责。对于媒体此前质疑的神秘“非关联方”豪取海虹控股资产、“业绩畸低”以及“资金转移”的细节处,海虹控股一一给予详细解释

  不过在这一篇澄清公告中,也处处“闪烁”着让投资者失望的句子。

  公司在澄清公告的最后称:“公司自化纤业务陷入行业性不景气,及其后公司在数字娱乐业务逐步淡出后,一直在努力寻找新的稳定的利润增长点,虽然至今仍然没有成功,但公司自始至终没有放弃,相信公司的努力会得到广大投资者的理解和体谅。”

  新浪财经讯 海虹控股7月7日发布公告称,媒体最近刊登的几篇文章诸多细节不尽准确完整,结论多为主观臆断,并且对媒体报道的12个事项做出回应。

  质疑一:“低卖高买”

  在回应媒体质疑的海虹控股低卖“海虹化纤”高买“绍兴兴虹”时,海虹控股指出,海虹化纤的主营业务利润及净利润分别是-2,901,088.99 元及-16,238,141.85元,业务的不确定性及全球化纤业务的低迷使得业界对化纤资产的估值会大打折扣。

  而公告同时指出“绍兴兴虹”并不是一个负债累累的公司,“九洲化纤负责清理绍兴兴虹的所有账目,直至绍兴兴虹财务报表中除上述土地外无其他资产及负债”。

  不过,这一笔被媒体认为“蹊跷”的交易,直至7月4日才有了结果。当天,海虹控股公告称,因公司及原转让方与当地政府关于绍兴兴虹土地商业开发条件尚未达成一致意见,相关先决事项无法按期完成。经双方协商,决定终止原协议及补充协议。

  然而,这场被市场怀疑另有所图的收购中,资金并不充裕的海虹控股,却在合同订立之初就预付给转让方的近两亿元现金,如此巨资已让对方白白占用一年半。

  质疑二:“业绩畸低”

  媒体对海虹控股的第二个质疑是“业绩畸低”。海虹控股认为,媒体文章中对公司2007年度管理费用金额引用数据错误,应为1.22亿元,媒体报道为高达1.6亿元。

  而公司对这个仍然不低的管理费用做出的解释是:由于公司医药电子商务业务为提供中介服务,加之公司为占领市场在全国各地均开办子公司,因此公司管理人员较多,相应产生较大的管理费用,但完全不存在在管理费用当中通过虚增支出而操纵和隐瞒利润情况。对于管理费用高的问题,公司已经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降低管理费用等相关费用,2007年度管理费用已经由上一年度的1.6亿降低至1.23 亿元,较上年产生大幅下降。

  质疑海虹控股“业绩畸低”的京华时报,此前曾引述一位长期跟踪海虹控股的大学教授的话,“管理、营业、财务等三项费用是企业报表中最容易操纵和注水的环节,尤其是管理费用。对于海虹控股等这类子公司众多的企业来说,通过虚增支出而操纵和隐瞒利润并非难事。”

  质疑三:“资金转移”

  媒体对海虹控股的第三个质疑是其高超的“资金转移术”。包括以1.80亿元的价格收购60%的实际转让价仅有0.81亿元建业投资股权;新能源投资不见公告、造成海虹控股3.80亿元的资金被占了长达2-3年之久,目前仍有巨额的资金尚未收回;金额为1.02亿元款项的地产投资不见任何说明,海虹控股利用投资作为借口转移资金的迹象非常明显。

  对此,海虹控股表示,公司在收购建业投资产权后经过深入审计与核查也同时发现某些问题影响资产质量,造成价格过高,于是公司即与协议方终止了合同。

  而针对新能源项目,海虹控股澄清公告在把投资项目大大“美化”之后,又给出了一个令人失望的结局:2007年初,由于上述两个项目进度未达到公司预期,投入周期及投入额度将超出公司可承受范围,并且公司在投入的公司中均持有股份不大,难以控制项目下一步进度,为更好地保护股东利益,公司决定逐步退出该投资。目前公司仅收回一半投资,金额约1600万美元。

  另外,公司指出,其新能源和房地产之所以未披露是因为:相关项目总体金额均未达到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临时披露标准。(元平)

    相关公告:

    海虹企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澄清公告

    相关报道:

    海虹控股投资多元化 不仅体现在房地产领域

    海虹控股悲伤投资秀:巨额资金空转年余

    海虹控股终止收购兴虹化纤 还款将于09年结束

    海虹疑云之二:海虹控股的资金转移术

    海虹控股的治理之痛

【 海虹控股吧 】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