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曲线获注中信国金 中信银行伏笔金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2日 09:52 东方早报

曲线获注中信国金中信银行伏笔金控

  早报记者 孙晓旭

  中信集团整合旗下资产的步伐正在加快。中信集团子公司中信国金(0183.HK)昨天发布的公告显示,中信集团将以约112亿港元的代价私有化该公司,并最终将其注入中信银行(601998.SH,0998.HK)。此举被分析师认为是中信银行丰富“金融控股”内涵的重要举措,也是中信银行国际化的关键一步。

  6.41港元“亲情价”

  中信国金一度是中信集团境外金融业务的旗舰,全资拥有在中国香港从事商业银行和财务业务的中信嘉华银行。目前,中信集团和西班牙对外银行(BBVA)分别持有其55%和15%的股份。根据计划,中信集团将以每股中信银行H股加现金1.46港元的代价,换购占中信国金总股本30%的公众股份。交易完成后,中信国金将退市。

  按中信银行H股昨天4.95港元的收盘价计算,中信集团需为私有化中信国金支出17.46亿股中信银行H股和25.92亿港元,总价约合112.347亿港元。由于中信国金去年底每股净资产为4.0758港元,上述出价相当于1.51倍市净率,远低于招商银行(600036)收购永隆银行时2.91倍的市净率水平。

  但在中信建投分析师佘闵华和国泰君安分析师伍永刚看来,由于在业务广度和客户构成上与永隆银行存在差距,对中信嘉华银行给出1.51倍的市净率水平已属合理。

  不过,银和证券分析师张曦提供了另一角度。“这次收购涉及4家公司,非常复杂,非投行实力强大的中信集团不能应付。”张曦认为,虽然中信国金私有化案的财务顾问是雷曼兄弟,但为实现利益均衡,核心收购计划可能出自中信集团内部投行部门之手。

  由于中信集团的出价远低于市场原先预期的每股9港元,中信国金昨天复牌后高开低走,全天上涨8.25%,最终收报6.17港元。与此同时,3月份大肆唱多中信国金的境外投行也转身唱空,DBS唯高达就认为中信集团的出价没有吸引力。

  中信集团慷慨买单

  根据法律,由于中信集团和BBVA将不得参与中信国金私有化案的投票。也正是因此,DBS唯高达预计,中信国金的小股东可能不会接受目前的私有化建议,中信集团可能提高出价。高盛也相信,中信银行较理想的出价为7.81港元。

  境外投行的乐观预计与中信集团对中信国金的重视程度不无关系。事实上,早在去年底,中信集团就“无视”知名评级机构穆迪调低中信嘉华银行评级的举动,向后者注入了25亿港元的贷款,用于支持其业务扩展。此后,面对该银行高达3.4亿美元的次按资产,中信集团董事长孔丹也表示希望一次性解决该问题。

  本次,中信集团再次亲自操刀对中信国金的私有化,并慷慨买单。中信银行董秘办相关负责人昨天向早报记者透露,中信国金私有化案主要在中信集团和BBVA的层面进行,支付对价出自中信集团的账户,中信银行则是中信国金的接收方。

  按照中信集团的计划,交易完成后,中信集团和BBVA对中信国金的持股量将分别上升至70.32%和29.68%,中信国金持有的中信银行股本15%将被分配予中信集团及BBVA,而中信国金则被注入中信银行。计划显示,以上交易主体将是中信集团的另一全资附属公司。而取道这一“神秘”公司则被业内人士视为中信集团规避审批障碍的捷径。

  内部整合攻坚之役

  从设立中信国金到收购中信嘉华银行,再从实现交叉持股到复杂的回购交易,中信集团私有化中信国安的安排可谓用心良苦。在佘闵华看来,中信集团一系列布局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对旗下银行业务的整合,而这正是中信集团初步搭起金融控股架构之后的实质性举措。

  中信国金在公告中明确表示,其被私有化后,将继续经营银行及金融服务业,中信嘉华银行也将继续发展中信集团在香港的商业银行业务,并担任中信集团在亚洲拓展新业务的独立银行平台。与此同时,中信银行还将向中信嘉华银行再提供30亿港元用于扩展业务。中信集团相信,中信国金注入中信银行后将形成协同效应。

  事实上,早在两年前,中信国金董事总经理兼替任行政总裁陈许多琳就表示,中信嘉华银行可能更名为中信银行国际,与中信银行共同发挥协同效益。

  对此,佘闵华进一步称,中信集团在收购众多金融资产之后,需要对旗下资产进行整合消化。其中,中信银行是中信集团的核心资产,是银行业务的旗舰,一旦与中信国金成功整合,将在香港市场找到立足之地。不过,就目前而言,本次整合对中信银行业绩的影响不大。

  目前,中信集团的金融业务几乎涵盖了金融业各个角落,门类非常齐全。而为充分发挥混业经营的优势,中信集团自去年以来开展了包括建设子公司联系会议制度之内的一系列动作,以求发挥金融子公司间的协同效应。就在不久前,中信证券(600030)完成了对中信证券国际有限公司的全资收购和部分增资。

  最新的消息显示,SBI Holdings已经同意与招商证券、Resource Capital China Ltd和中信银行共同设立投资基金,投资于中国的大批非上市企业。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中信银行吧 】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