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盛科技溃败路径回溯:从“重组明星”到“出口迷局”
洪其华 郑碧帆
和大多数落败的资本玩家一样,龙长生也经历了从“重组明星”到“资本黑手”的过程。
经多日停牌,上海宏盛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600817.SH,下称“宏盛科技”)已在3月20日被实施其他特别处理,改称为“ST宏盛”。前一日该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业务急剧萎缩,预计三个月内难以恢复正常”。而一个多月前因涉嫌合同诈骗被扣留的宏盛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龙长生也在3月12日因涉嫌逃汇、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三项罪名被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正式逮捕。
1998年末到2000年,由上海宏普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宏普实业”,系宏盛科技的控股股东)重组宏盛科技前身上海良华实业时,一度造成市场疯狂,股价飙升,成为耀眼的“重组明星”。直到2007年,宏盛科技还入围由北京某杂志社和国际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公司联合主办的“2007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评选50强”。
然而2008年初“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下称“中信保”)诉宏普实业”这笔牵涉8亿多元人民币的案子,一夜间将宏盛科技头上“明星企业”的光环击碎。
随着媒体披露宏盛科技的两大美国经销商IRC、INT(为龙长生母、妹控制),出口商、经销商实为一家、自买自卖,且极有可能隐瞒销售收入、虚报业绩,这家家族公司导演的“出口骗局”逐渐还原在公众面前。
但这场骗局是公司高层为个人利益一开始就精心预谋欺骗了公众十年,还是公司半途遭遇瓶颈的不得已而为之?细溯宏盛科技的发展历程,其今日溃败也不是无迹可循。
从“实业经营”到“概念玩家”
宏盛科技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重组期、实业经营期、概念经营期。
1998年9月4日,注册资本1.5亿元人民币的宏普实业在上海正式成立,两个月后介入重组于1994年挂牌上市、主营业务业绩不佳且负债连连的良华实业,以29.8%股权(后又增持至 45.29%)收购之。2000年7月,良华实业正式更名为宏盛科技,主营业务也由粮油及房地产为主进入到光电产品及集成电路行业。
2000年到2003年,实业经营为主期:进入高科技领域的宏盛科技主要由子公司上海凯聚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宏盛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宏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进行IT、家电产品的生产制造,并通过子公司宏普国际发展(上海)有限公司将产品销往国外,产品占据了北美、南美、欧洲等地的沃尔玛等大型超市。
2005年,《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上海浦东参加的一场国际采购会上,曾亲眼见过“宏盛”品牌的液晶屏、数码相机等产品,从宏盛科技之后爆出的问题来看,宏盛科技确实经历了从实业经营到玩概念的过程。
记者从宏盛科技内部一位销售人员处获悉,“宏盛科技在2003年以前业务是不错的,国外市场不断在扩展,公司曾在2003年有过一个进军国内市场的计划,当时方案都已经成型,但后来却放弃了。”
宏盛科技为什么要放弃国内市场,宏盛科技一位前独立董事向《第一财经日报》回忆:“宏盛科技之前一直从事的是传统的代工贴牌(OEM)生意,龙长生在公司开会时强调得最多的也是贴牌,但就是到了2003年年末,龙长生开始捣腾一种新的业务模式。”
在宏盛科技2004年年报上,记者发现,宏盛科技所称的“供应链管理”的模式首次得到强调,年报中称这种模式能够“充分挖掘价值链细分价值,实现对产业链条相当的控制力并获取利润”。
从这以后,宏盛科技开始了其“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经营期。也就是在这一年,宏盛科技成立了一家专门从事电子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子公司,也就是此次向中信保欠下巨额贷款的安曼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从媒体最新爆出的信息来看,安曼电子和龙氏家族控制的另外几个海外公司共同构成了龙长生“概念经营”的平台,而立身之本的实业经营被放在了一边。
龙长生曾对外大力宣传,这种模式既不同于自己开工厂生产,也不同于纯贸易方式,宏盛科技走的是“贸、技、工”之路,做到先有市场,先有技术,后有工厂。
据液晶数码行业的业内人士分析,龙长生的这种模式类似于耐克的“虚拟工厂”,更强调了市场的主导。“为什么龙会倾向于这种模式,有一个原因是2003年开始,这个行业的竞争进入了白热化,几大巨头纷纷低价抢占市场,贴牌工厂毛利率不断被压缩。而龙的企业在技术上并没有优势。”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龙长生自然更青睐于玩概念,这之后的龙长生更像一个“概念玩家”,把一个“虚拟工厂”的概念玩得出神入化。但事实上,从所谓的虚拟工厂开始,龙长生的企业已经在走下坡路,为了保住上市公司这个最优质的壳资源,龙长生不得不开始在国内外设计自己可控的“产销回路”来继续取得银行的信任,并保持股价稳定。
这也体现在宏盛科技之后的财务报表上销售收入增长迅速上。宏盛还对外宣称宏盛品牌(NORCENT)的移动存储卡也远销海外的沃尔玛、史泰博、百思买等著名零售商,在美国移动存储卡的市场份额接近5%,具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
而在宏盛科技宣称其采用“虚拟工厂”的模式后,即有业内人士指出这种模式存在着相当的应收账款与汇率风险,并质疑宏盛科技的业绩。宏盛科技2004、2005、2006年的应收账款逐年上升,审计师报告指出其存在13.5亿元左右的境外应收账款,未能在合同期内收回。
相关报道: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Topview专家版 | |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 点击进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