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银行频融资因业务单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0日 00:20 南方都市报

  本报记者 王梅丽 上海报道

  

银行频融资因业务单一
在市场一片质疑声中,浦发银行的再融资方案还是获得股东大会通过。IC供图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
   
    昨日浦发股东大会上,浦发董事长吉晓辉向众股东们解释,公司此次公开增发不超过8亿股,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公司的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而两年多前,浦发也曾以公开增发的方式再融资,同样是为了提高资本充足率。除了浦发银行外,民生、招商、华夏银行都曾以发行可转债等方式在市场上频频融资。对此,中央财经大学银行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中资银行要转变观念,不能单纯占领存贷市场份额,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根据国内知名信用评级公司中诚信统计,目前中国银行业利息收入占银行收入总额的80%左右,而国外这一收入仅占60%左右甚至更低。

  如果银行不加快转型,调整资产收支结构,适当降低信贷差在利润收入的占比,那么银行即使扩张了规模和网络,发展也会后劲不足。

  银行热衷再融资根源是资本充足率有严格限定

  上市的中资银行为何热衷于在资本市场再融资?中央财经大学银行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银行频频再融资缘于监管层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严格规定。根据规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4%.

  就浦发银行刚公布不久的年报显示,2007年底,公司总资产为9149.80亿元,比2006年底增加2256.22亿元,增长32.73%;本外币一般贷款余额为5509.88亿元,增加900.95亿元,增幅高达19.55%.

  在2007年底,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82.98亿元,比上年底增加了14.47%,资本充足率从2006年的9.27%降至9.15%,核心资本充足率由5.44%下降至5.01%.

  如果从数字上看,短期来看浦发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还是达标的。但浦发高层表示,浦发银行驻香港代表处目前正积极申请升级为分行,以便在当地开展业务。在浦发银行2006-2010年五年规划中,海外扩张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因此从发展的角度看,浦发应该适时补充资本金。

  郭田勇表示,银行要对外扩张和收购确实需要补充资本。但是目前银行扩张还是比较粗放式的,对外扩张主要是扩大网点的规模扩张,在资产盈利结构上并没有精心调整。一直以来,银行主要盈利来自于存贷差,中间业务发展短缺。银行的规模扩张还是主要靠信贷的规模扩张来支撑。这不仅使得国家面临很大的信贷控制压力,也使得银行在信贷扩张时要时时警惕资本充足率下降的问题。

  根据国内知名信用评级公司中诚信统计,目前中国银行业利息收入占银行收入总额的80%左右,而国外这一收入仅占60%左右甚至更低。国内银行业在这种经营发展模式下,就不得不面临着信贷扩张引起资本充足率下降,资本充足率下降就不得不向其他渠道募集资金补充。这也是上市银行频频发可转债、分离债和增发股票再融资的原因。

  银行在扩张的同时,要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再融资只能缓解银行一时的资金之渴,从长远来看,维持资本充足率还是要靠银行自身的积累,但这需要银行在业务发展上有所创新。

  巴曙松表示,其实银行目前也面临着金融脱媒的压力。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那么随着企业直接融资的扩大,银行的主要利润之源存贷差,特别是面向优质大型客户的信贷发放量将明显减少。根据数据,去年我国银行贷款发放量为3.6万亿元,与此同时,企业通过股票市场直接获得资金超过6000亿元,即使不包括债务性的融资工具,仅仅股票市场的融资额已超过信贷总额的1/6.他认为,如果银行不加快转型,调整资产收支结构,适当降低信贷差在利润收入的占比,那么银行即使扩张了规模和网络,发展也会后劲不足。

  事实上,银行也感受到了其中的压力。民生银行上海分行贸易金融部总经理徐捷对记者表示,“花旗银行和巴克莱银行中间业务的贡献,都超过了70%.但目前中资银行来源于中间业务的利润比例还不到1/5.”他认为,随着利差水分的逐步挤压,资本约束的日益趋紧,贸易金融业务低资本消耗的特点开始逐步引起各家商业银行的重视。要在资本约束背景下,发展业务创造利润,就必须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但据记者了解,近年来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开始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中间业务收入占银行总收入比重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一般也就在20%左右,有很多银行甚至在10%以下。

  郭田勇认为,在发展中间业务上,中资行要多向外资行学习。他表示,外资行的进入让银行对优质客户和中间业务的争夺更加激烈,在金融发展较快的大城市,竞争的结果会重新划分中外资银行的市场格局。

  对此中资行要转变观念,扩张规模固然是好事,但是不能单纯占领存贷市场份额。在扩张的同时,要加快业务创新和产品开发,着手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比如衍生产品业务、财富管理、资产管理以及微小企业贷款业务等。同时在跟外资行竞争的同时,也可以与外资银行合作开发业务。除新型业务外,中外资银行在传统业务领域也有进一步合作的空间,比如在银团贷款中发挥各自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在人民币业务清算中,充分利用中资银行网络弥补外资银行不足。总之,中外资银行应加强业务合作、加快金融创新,为广大金融消费者提供更周到的服务和更多的金融产品。

  -链接

  外资银行在华如何拓展中间业务

  据上海银监会有关官员介绍,外资行在华发展在信贷方面竞争不过中资银行,但在中间业务上却做得比较突出。在发展该业务上,外资行主要有以下战略:

  1积极拓展零售银行业务。一些积极拓展个人业务的外资银行加快了同城支行的布点速度。有外资银行设立了向高端客户提供服务的同城支行,以进一步细分市场。

  2加大产品创新力度。目前外资行已推出了包括与股票指数、商品期货指数、债券指数,甚至是黄金、石油和水等多类型外汇理财产品。同时,部分外资银行申请开办了国债承销、保险托管、基金托管和代理保险业务,以及电子旅行支票、商业票据保管、紧急备用现金服务等产品。

  3操作业务外包。有些外资银行将操作业务和设备监测等非核心业务外包给集团内的业务处理中心或区域内的集中处理分行,其自身则主要集中于业务创新、产品营销和客户服务等。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