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石化财政补贴获批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9日 04:30 经济观察报

  胡中彬

  萦绕中国石化(600028.SH,0386.HK)的诸多财政补贴传闻一直迷雾重重,有知情人士称,中国石化集团已经获得了政府给予炼油板块财政补贴的批文,但何时到达上市公司的账上还是未知数。

  一位接近中国石化的人士称,中国石化最终获得的财政补贴将可能会体现到公司08年的年报中,“因为今年一季度的报表非常难看,会影响到投资者情绪。”

  即便获得上百亿的巨额补贴已是定局,但市场似乎并不捧场,上周中国石化A股表现依然低迷,数度领跌大盘,其H股表现同样萎靡不振,而这背后,中、外机构在该股业绩预测和估值上也出现了分歧。

  财政补贴定局

  2月27日,市场出现中国石化获得财政上百亿巨额补贴的传闻,同时流传中国石化2007年的净利润超过700亿元的消息,而该股并未因此有所表现。此外,由于是母公司得到补贴,所以中国石化并不需要进行公告。

  “中国石化集团已经获得了财政补贴的批文。”3月6日,有业内人士向本报证实,但具体数额并不清楚。他透露,同样申请了财政补贴的另一石油巨头——中国石油,目前尚未拿到财政补贴的批文。

  一位接近中国石化的人士表示,据她了解,此次集团获得的财政补贴超过了100亿元人民币。而本报了解到,目前业界亦有传闻称中国石化获得的补贴高达200亿。但本报就此向中国石化财务处、办公室等部门求证,均未获证实。

  而中国石化07年净利润达700亿的传闻,业界却没有普遍认可。“受原油价格高企的影响,去年中国石化的炼油板块亏损非常严重,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我们已将其盈利预期从每股0.8元调低到了约0.6元多。”国信证券研究员陈爱华表示。

  上述接近中国石化的人士称,按照规定,针对具体某一年的财政补贴可以追溯调整体现在当期会计报表中,但中国石化最终获得的财政补贴将不会体现到公司07年的年报中。“并不是到账的时间问题,该公司的态度是希望能够将报表具体体现在08年的会计报表中,因为今年一季度的报表非常难看,会影响到投资者情绪。”

  实际上,由于受到国际原油价格及春节期间雪灾的影响,中国石化07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炼油板块出现了巨大亏损,分析师估算此亏损分别为100亿和150亿元左右,而07年一季度却是最好的。“如果收到的财政补贴不计入一季度报表的话,其今年一季度业绩将同比下滑50%左右。”某券商分析师表示。

  估值陷分歧

  目前,国内、外机构对中国石化A股和H股的短期估值产生了明显分歧。

  在油价持续高企和股市低迷之下,中国石化A股和H股走势都难逃厄运,自去年10月下跌并持续整理至今。上周,中国石化一度领跌大盘,最低到15.79元,但此时,国内研究机构普遍认为该股股价已到达相对安全的区间,并大大看好其后市的上升空间。招商证券维持“强烈推荐”的投资评级,看高至28元,多位行业分析师也公开表示看好该股后市表现。

  但国外投行却似乎信心不足。2月底,美林证券研究报告称,将中国石化H股的评级降至“中性”,相应调低该股07-09年税后盈利预测3%-5%,同时将以折算现金流计算的净现值由10.3港元调低至9.9港元;中银国际也以该公司炼油业务亏损加大为由,将中国石化今明两年的盈利预测略微下调了3%-4%,将A股和H股的目标价分别下调至17.87元人民币和8.75港元,维持同步大市的评级;而瑞银则维持H股的中性评级,维持该股9.80港元的目标价。

  国内机构普遍预期中国石化07-09年的每股收益为0.68、0.92和1.08元,即未来三年盈利增长75%以上;而美林预测中国石化07-09年每股盈利仅为0.689、0.763及0.875元,分别按年增长14%、10.7%及14.7%。对于业绩预期的分歧同样十分明显。

  虽然国内外机构的评级对象分别对应A股和H股,但不难看出他们对中国石化近期走势的态度明显有异。而业内人士认为,这和中国石化业绩预期以及中外机构研究风格的差异有莫大关系。

  “内、外资机构在中国石化估值上的差距在于川西的普光气田和成品油销售板块的估值水平,”招商证券石油化工行业分析师裘孝锋表示,“原先的预测大大低估了普光气田的盈利能力,按我们最新估计,即使保守算,普光气田完全达产后能够为中国石化至少贡献0.26元的每股收益,09年会释放一部分,主要是在2010年释放。”

  “国外研究机构对于中国石化这一块业务的变化还没有足够的重视。”另一券商研究员表达了相同的意思。

  而国内某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天然气板块业务的增长短期还不能对中国石化的盈利带来实质性利好,而最能催化股价上涨的,还是只有成品油价格上调的利好。

  “按照我们了解的信息,第二季度很有可能会上调成品油价格。”他表示,成品油价格上调已经是业内的共识,外资机构应该也很清楚。“但实际上国外投行在做分析时往往不会将潜在的政策变化考虑到估值中,这可能也是国内外机构看法不一致的原因。”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