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耀玻璃增发被否 大股东持异议是主因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5日 06:58 中国资本证券网
□ 本报记者 吴敏 福耀玻璃(600660)于2月25日发出公告称,拟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一亿股。仅四天过后,福耀玻璃又出公告,称“听取中小股民的反馈意见后,公司取消公开增发。” 这已是福耀玻璃第三次增发流产,那么福耀玻璃为何屡遭增发失败?此次增发失败,对于福耀玻璃的影响又如何?福耀会有进一步的融资计划吗?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知情人士。 大股东也不同意增发 专家认为,福耀玻璃忽然停止增发的原因,除了因中国平安和浦发银行的大规模融资计划导致市场人气散尽,以及证监会也发出再融资应考虑股民承受能力的回应以外,最重要的还是福耀玻璃自身的原因。 据光大证券研究员赵雪桂称,在2月25日发出增发的公告后,福耀玻璃就在2月28日紧急召开了一次股东会议,不仅中小投资者不愿意增发,就连大股东也不愿意增发。 记者追问道,为何大股东不愿意增发呢?赵雪桂称,虽然福耀玻璃的增发额度相比浦发和平安来说是比较小,但是对于福耀自身来说,融资将近40个亿,还是比较多了。再说,增发以后,肯定会影响今年的利润,大股东的股东权益也会被摊薄,所以大股东也不愿意增发。 银河证券的研究员李丹指出,2008年是福耀玻璃集中产能释放的一年。2006年动工的北京汽车玻璃项目、广州汽车玻璃项目和海南汽车级浮法玻璃项目将在今年下半年陆续建成投产,这为福耀玻璃借款和还款提供了保证。 尽管福耀玻璃今年产能有可能大幅放大,但是企业本身还是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贷款利率上升的压力;油价上升压力(福耀玻璃生产的浮法玻璃生产成本中重油占40%左右,国际油价上升带来的成本压力较大);出口所面临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带来的利润空间的减小等等。 高负债率是绊脚石 虽然福耀玻璃的增发又一次的流产,但是福耀玻璃本身的财务状况和2007年投资过度,再加上今年提出的技改项目,使得他不得不考虑从其他途径寻找资金。 福耀玻璃的负债率一直比较高,犹以去年达到最高,高达60%以上。2007年末的会计报表显示,福耀玻璃的流动性负债达到28个亿,流动资产却只有24个亿,因此,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别为0.88和0.40,一般认为流动比率要保持2.0,速动比率要保持1.0才比较合适,公司才具有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另一方面,福耀玻璃的高速扩张一直是以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为代价的。 福耀玻璃近几年来,一直在加大投资,特别是2007年,有好几个项目的出资(广东增城汽车玻璃生产基地,投资额为6亿元;北京通州汽车玻璃基地,投资额为3.5亿元,海南澄迈县浮法玻璃生产线;投资额为7亿元等几个项目,共计16.5亿元),这些投资额在福耀玻璃的公告中也清楚地写着投资现金流出18.7亿,而去年的净利润只有9个亿,因此福耀玻璃的投资款项主要靠借款而来。 另外,福耀玻璃的长期负债达到30个亿,占总负债的52%,流动负债达到了28个亿,占到了总负债的48%,专家指出,流动负债是在一年内需要以现金方式偿还的债务,如果没有足够的现金流支撑的话,还款将面临困难。而长期负债主要由银行借款组成,在贷款利率上升的情况下,企业的还本付息的压力会很重,再加上高流动负债需要偿还,一旦资金跟不上,企业运转将出现困难。 专家特别指出,这样的财务结构在行业景气时能使股东利益最大化,但同时也蕴含着偿债和支付能力不足的风险,一旦遇到行业不景气,公司难免面临困境。 记者从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秘书处了解到的信息是,玻璃行业的净利润也就是10%左右,而且利润幅度波动也很大,像汽车玻璃随着汽车利润的不断压缩,汽车玻璃这样的配件利润也会随之下滑。福耀玻璃的净利润率是17%,这个利润数字已经很高了,一旦遇到玻璃行业整体形势不好,这个利润率将很难支撑。 以上这些福耀玻璃的财报显示,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资金问题,高负债率已经成为福耀玻璃发展的绊脚石。 2007年11月,福耀玻璃向高盛定向增发不成功后,不到4个月的时间,提出在A股市场上公开增发不超过一亿股,事隔不久又自我否决。 那么,福耀再次融资会采用什么方式? 会再次寻找高盛吗 在此前,福耀玻璃融资曾屡屡受挫。 在2005年5月23日的临时股东大会上,公众股东否决了董事会提出增发不超过1.4亿A股、募资不超过13.3亿元的议案。2007年11月,福耀玻璃未能成功向高盛集团下属的高盛汽车玻璃公司定向增发约1.2亿股,募集资金8.9亿元的融资方案。 但在资金巨缺面前,福耀玻璃会再次寻求高盛的帮助吗? 当记者问及高盛的新闻发言人,福耀玻璃会再次与高盛合作吗?对方表示,对此问题不发表评论。 另外,光大证券研究员赵雪桂向记者透露,福耀玻璃至少在今年内不会有增发的计划了,可能会通过银行贷款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如果福耀玻璃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来筹资,无疑又会给福耀玻璃本身就比较高的负债率雪上加霜。因为原本就很高的负债率,再通过银行贷款,会使负债率更高,而且国家的宏观调控,银行紧缩银根,贷款利率不断增加,使得企业通过银行借款的方式会付出更多的利息和本金。 不断投资,又不断借款,周而复始的循环,如果投资不能及时地见效,一旦资金链断了,企业就有可能出现风险。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