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航剥离汽车业务 东风成潜在接盘者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9日 23:49 经济观察报

  王秋凤

  2008年的中国汽车产业重组大戏,开启于东风汽车和中航系汽车业务间的央企联合。

  1月25日,中航科工旗下东安动力(600178)发布公告称,中航科工拟以持有的东安动力流通股股权作为出资,而中航科工附属公司哈飞汽车亦拟以其部分汽车业务资产作为出资,共同与东风汽车商讨合资合作事宜。

  短短数句公告已经揭开了东风汽车联姻中航二集团旗下汽车业务的序幕。消息人士称,中航一集团的汽车业务也可能以另外一种形式纳入到东风旗下,完成中航系非主营业务之一——汽车业务的剥离。

  对此,东风汽车方面“不予置评”。

  如果消息属实,借力大飞机项目的催化,东风汽车将全面联姻中航系汽车业务。

  可能全盘接手

  资料显示,中航系汽车企业曾经是国内微型车的重要生产基地。其中,中航第二集团公司下属汽车生产企业有3家:哈飞汽车制造公司、昌河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陕西汉江汽车公司;生产发动机的东安汽车动力股份公司及与三菱公司合资的东安发动机制造公司;摩托车生产企业主要有南方摩托股份公司、洪都摩托车公司等5家;生产零部件的企业有25家。

  中航一集团汽车业务并不多,主要产品有西沃客车、沈飞日野客车、云雀轿车、金城摩托车、成飞汽车模具等。但贵航云雀已经在2004年被浙江青年汽车整合,沈飞日野也被广汽重组。

  从去年底开始,在中航系内部人员口中就流传着一个消息,中航一集团和二集团之间正在拟定重组方案,并把其中的汽车业务剥离给同一家汽车央企,而这个汽车央企很有可能就是东风。

  现在,中航二集团联姻东风的消息已经确定。消息人士更透露,中航一集团汽车业务不多,很有可能会打包出售给东风汽车。

  此前,中航二集团旗下哈飞汽车在2007年6月与东风汽车公司的外方合作伙伴PSA(法国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签署了谅解备忘录,称双方打算共同组建持股比例各占50%的合资公司,生产和销售高档轻型商用车。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中航科工主要致力于大飞机项目,因此联姻后,中航科工必然将部分汽车业务交由东风重组。

  东风一石二鸟

  虽然东风汽车与中航系汽车业务整合的形式尚未明确,但东风汽车一石二鸟的形势已经形成,即借助哈飞、东安动力等自主研发资源提升自主品牌建设;有效制衡外方合作伙伴PSA,加强合资。

  东风汽车一位高层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明确指出,“东风联姻中航二集团,完全是为了自主,东风不仅在销量上有所斩获,在自主品牌方面也是一举两得。”

  在上汽南汽完成合并之后,本就在三大集团排名第三的东风压力更大,自主品牌乘用车一直是其短板。按照东风的自主品牌乘用车规划,其首款产品要到2009年初才能下线。

  而哈飞汽车虽然在最近两年销量有所下滑,但其2007年仍然有近30万台整车销量,总产能已经达到40万台。作为中航科工旗下优质的汽车资产东安动力,2007年全年发动机生产量已达30万台,为国内众多知名汽车企业做配套。

  “更重要的是,经过多年的积累,哈飞的自主研发能力非常强,在微面和乘用车领域都有突破,并不断有新车推出。合作之后,正好补东风汽车自主品牌之短。”一位接近东风的人士说。

  甚至已经有乐观的人士认为,如果加上哈飞每年近30万辆的销量,东风的汽车总规模将至少达到140万辆,无论在规模上还是自主品牌上都会令东风迎来新的局面。

  与此同时,东风的介入几乎断送了PSA与哈飞的合资计划,令PSA更为专注地与其合作。

  这种结果已经提前显现。2月21日,PSA总裁斯特雷夫亲赴中国,与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徐平形影不离。“在PSA和哈飞项目的关键时刻,其三天的行程中根本没有与哈飞人士接触。”PSA内部人士透露。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