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平安高层路演谈再融资(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4日 10:00 中国经营报

  次贷危机背后的契机

  截止目前,中国平安并没有公布再融资的募集资金投向,而管理层的不表态,也让事件多了几分神秘色彩。中国平安在募集资金投向上三缄其口。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平安的沉默,极有可能是出于商业机密考虑。据了解,不披露收购对象便开始融资活动,在资本市场上也是有先例的。因收购对象的信息提前泄露导致的收购对象股价闻风而动的案例比比皆是。因此,如果收购对象提前暴露,必然导致收购成本飙升。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近日对媒体表示,“次贷危机使一些国际性金融机构遭受重挫,许多机构正在考虑收缩其业务和机构规模,中国金融机构应该抓住机会,在国际金融机构业务和机构收缩时尽快走出去开拓疆土,扩展自己的全球业务和网络。”

  同时,他还认为,中国金融企业的海外扩张,不仅可以迅速提升自身的国际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实力,同时,中国政府也将因此收集到更多的国际金融筹码,意在获得更多国际金融话语权。外界预测,这也许正是管理层不动声色的原因所在。

  平安是谁?

  一个公司的行为,何以牵扯亿万人的心。敢于做出如此胆大包天的举动,平安到底是谁?

  根据平安07年度中期报告,中国平安的股权结构分散,单一最大股东汇丰保险仅持有总股本的8.43%,单一第二大股东汇丰银行持有8.36%。中国平安内资股占比65%以上,在不到35%的海外流通H股中,汇丰在H股中占有不到一半的比例。如本次融资成功,并不排除汇丰股权被进一步稀释的可能。由此看来,部分“中国平安实为外国平安” 的指责甚有“民粹主义”倾向。

  分析人士指,中国平安的发展史,简言之,就是一部股本扩张史。每一次大动作,均伴随一次强有力的股本扩张。屡尝股本扩张的甜头后,相信这一次,中国平安又将如法炮制。

  1988年,当时平安仅是一家主营产险的地方性小保险公司。其后,经历了多次增资扩股,引入了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公司等海外机构,期间,凭借充足的资本实力,一跃成为全国三大综合性保险公司之一,初具综合金融集团的架构。

  2002年,中国平安通过增发引入汇丰,两年后发行H股,股本一下子增至61.95亿股。有了充足的资金垫底,平安开始在国内金融产权交易中频频出手。在成功收购福建亚洲银行和深圳商业银行后,2007年,平安将二者合并,并更名为“深圳平安银行”。而在此期间,平安先后设立了平安养老险、平安健康险、平安资产管理公司、平安资产管理(香港)公司等,并建设国际一流水平的营运管理中心。2007年初,中国平安首发A股,股本再一次得到扩张,增至73亿股。在重大股权投资项目额度获大幅提高后,去年11月底,中国平安投资近200亿元,成为富通集团单一最大股东。

  3月5日,中国平安将在深圳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而对于外界期盼的更为详细募集投向,届时会否公布?有业内人士分析,若中国平安像当初收购富通股权一样,仍选择从二级市场入手,根据以往再融资获批所需时间,以及平安现时做法,公布的可能性也不大。

  “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平安将通过成熟的资本扩张之路,加速实现国际化综合金融集团的梦想。”上述分析人士说。

[上一页] [1] [2]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