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华闻系黑金暗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3日 13:14 经济观察报

华闻系黑金暗流

  上海国资对新黄浦股权的查处动力来自于追查上海社保案的决心。据了解,目前该案由上海市政府高层亲自督办。知情人士透露,华闻系的落败也是缘起于10亿元的上海社保违规贷款。

  五年前,名为中国华闻常务副总裁、实为华闻系掌门人的王政第一次南下,计划在上海滩大展拳脚。不过,王政希望在上海本地获得资金再将华闻系扩展到上海,但可惜其碰上了资金链已经断裂的周正毅。自称拥有四百亿元资产的周正毅在豪气冲天的一口答应王政10亿价码之后仅仅两天就锒铛入狱,王政也只能怏怏回京。

  不久之后,王政找到了当时上海一更具“实力”的合作者,在他的撮合下,2004年初王政二进上海,直接从上海劳动和社保保障局的社保基金中获得10亿元贷款。

  拿到这10亿资金之后,王政立即成立上海新华闻,并将华闻传媒的控股权从中国华闻转入上海新华闻,而中国华闻也就此获得大笔资金收购新黄浦集团18.18%的股权和其新黄浦股权,合计价值7.85亿。

  上海新华闻还用这笔社保贷款收购了陕西《华商报》的全部股份和深圳《证券时报》40%股份,而余下的资金中,王政拿出8000万给了上述实力人士,用于成立一家传媒企业。

  不该拿的总要还。2006年7、8月间,上海社保案发,王政还未来得及应付危难局面就因该案牵连被刑事拘留,而华闻系也只能“变卖家当”凑足10亿归还社保贷款。

  截至发稿,对于本报就公司资金状况及其与上海社保案间的关联的询问,中国华闻未有明确回复。至于华闻系最重要的金融投资平台新黄浦,上海市政府收回股权的高调表态,也预示着华闻可能将与新黄浦“诀别”。

  艰难的重组

  面临危机的华闻系开始一系列自救行动。

  王政出事之后,中国华闻控股的经营失去方向,据接近华闻系的人士透露,目前人民日报社也基本不再过问中国华闻。

  2007年3月17日,中国华闻的大股东人民日报社与中国海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中海集团)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中海集团最终将控股中国华闻75%。当前,一些列股权和人事的“大换血”正在进行中。

  虽然在中国华闻董事会层面,重要岗位尚未发生变化,主要由人民日报社派出,董事长仍为曾任人民日报社计财司副司长及中国华闻副总裁的王伟旭,他也是新黄浦的董事长。上海新华闻现任董事长谷嘉旺也来自人民日报社。

  但知情人士介绍,在中海集团与人民日报签署协议之后,中国华闻实际上一直由中海集团管理。虽然中海集团重组华闻系尚未完全成型,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中海集团在人事上已经初步控制了中国华闻以及上海新华闻。

  消息人士称,2007年9月,中海集团已经安排旗下中海地产集团北京分公司的总经理和财务总监进入中国华闻,处理重组事宜。2月20日,本报记者从中海地产集团北京分公司办公室证实了这一消息,“领导不在,他们都去中国华闻了。”

  但因股东方的利益纠葛,中国华闻的重组仍然变数重重。

  根据中国华闻小股东广联 (南宁)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广联)投资总监傅春雨的介绍,中国华闻实际上最初是由广联为主发起成立,后人民日报社逐渐增资成为其控股企业。实际上,广联也是上海新华闻股东之一,持股比例达到50%,而其背后的控制人为中国人民保险集团 (以下称中国人保)。(详见本报2007年12月10日文章 《新华闻之争幕后推手 人保金控路径曝光》)

  据了解,在中海集团管理中国华闻的过程中,股东间已出现不少摩擦。广联派出的上海新华闻副总裁竟然被疑似中海集团方面的人员架出了办公室,而广联刚开始对上海新华闻展开尽职调查就被中国华闻阻挠。

  2007年下半年,广联与中国华闻就上海新华闻的控制权纠纷升级,双方诉讼不断。同年12月,由人民日报社、中海集团、广联、中国人保和中国华闻组成的“五方会谈”应运而生。

  广联傅春雨在给本报的书面回复中表示,“广联在会谈中做出许多实质性让步,甚至包括撤销对中海集团重组华闻控股的起诉,但由于中海集团派在上海新华闻的人员拒绝撤出,并于2007年12月25日粗暴地抢夺新华闻的营业执照,使旨在各方和解的五方会谈变得毫无意义。

  会谈未能解决多方矛盾,“冲突”加剧以至于影响了不少管理人员的工作。自2002年就出任上海新华闻副总裁的职业经理人陈乐波已于两个多月前离开新华闻办公室。他告诉本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经理层是不应该参与到股东方之间的纷争的,公司的重组、股东变更都应该在法律框架下、与原股东方平等协商下进行,而不是挑出事端激化矛盾,原本简单的事情不应该这么复杂。”

  在广联向本报就此事作出表态后,中海集团至今未对本报的采访做出回应。华闻系的重组之路上,还必将出现诸多波折。

小调查

1、你认为华闻资金链危机会否拖累旗下两家上市公司?

不会
不好说

2、你是否看好华闻系重组?
看好
不看好
不好说

[上一页] [1] [2]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黄浦吧 】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