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资银行次贷洗礼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3日 16:25 《财经》杂志网络版

  尽管中资银行在次贷中已披露的实际损失并不算大,但已暴露出信息披露、风险控制、问责制度等诸多问题

  【《财经》网专稿/记者 于宁 温秀 发自北京 特派记者 徐可 发自香港】1月22日,中国银行(上海交易所代码:601988,香港交易所代码:3988,下称中行)临时停牌,原因是市场传言持有74亿美元次贷产品的中国银行损失惨重。中行在中国的商业银行中持有最多的次贷相关资产,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一直广受关注。

  中行停牌当晚公告称,根据该行管理层初步掌握的未经审计的2007年经营状况,并考虑次贷债券减值准备和处置损失,2007年税后利润较上年仍将继续保持增长。中行没有披露次贷资产拨备比例。此后,又相继发布三大评级公司维持中行评级的新闻。

  由于次贷危机一日深似一日,这些信息并不足以化解市场的担忧。

  中行有关人士告诉《财经》记者,由于持有的次贷规模比较大,会计师要对每张债券逐笔进行估值,同时减值准备也要反映年报发布前的最新市场情况,所以目前还未能确定拨备比例。

  此前数日,1月18日,工商银行(上海交易所代码:601398,香港交易所代码:1398)和建设银行(上海交易所代码:601939,香港交易所代码:0939)公告了扣除次贷拨备后的业绩预增情况。据《财经》记者了解,到2007年末,工行提取的次贷拨备比例将提高到约30%,建行约为40%,即分别计提近30亿元。

  事实表明,整个中国的银行体系在应对国际金融风险、完善内控体系、建立有效的问责制度等方面仍然比较落后,也再次反映出更深层次的问题。

  一位国有商业银行的高管对《财经》记者表示,“我们确实经验不足,有很多方面待改进,最迫切的是人才。在海外投资方面,现在中资银行既缺乏可信赖的专业人才,也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

  次贷资产持续恶化

  2007年中三大上市银行发布中报时,对次贷损失估计都颇为乐观。

  工行披露的次贷规模为12.29亿美元。工行行长杨凯生当时表示,该项投资受大势影响已经出现“浮亏”,但目前并无债券遭评级机构降级,浮亏仅为数百万美元,所以工行当时并未提取拨备。

  建行行长张建国当时也表示,次贷资产总计10.62亿美元,只有4.6亿美元属于引发市场风险的债券,建行测试后认为可能存在3400万美元潜损,提取了1800万美元(1.39亿元人民币)的拨备,潜损覆盖率已经超过了50%。

  中行截至去年中期次贷方面的投资为96.47亿美元,计提了未实现减值拨备3.88亿元,对债务抵押债券(CDO,为次贷产品的金融衍生品)计提了未实现减值准备7.58亿元。

  但是到了三季报披露时,三大上市银行均不得不增加了拨备。工行计提减值准备4.29亿元,建行计提3.36亿元。中行计提4.73亿美元拨备,并针对债券公允价值的下降,在股东权益“可供出售证券公允价值变动储备”项目中,确认了3.21 亿美元的公允价值变动储备。

  同时,中行披露,截至9月30日,持有次贷的账面值为74.51亿美元(559.6亿元)、CDO账面价值4.96亿美元(37.27亿元),占集团证券投资总额的2.86%和0.19%。中行有关人士告诉《财经》记者,次贷账面价值的减少并非由于出售了债券,一部分是由于因计提准备而减少,另一部分是正常的债券仍在到期还本付息。中行对CDO的拨备率是36.65%,但对包括CDO在内的次贷拨备率仅为9.08%。

  事实上,虽然三家银行投资的这些债券看似评级较高,但次贷市场上的很多品种已经几乎没有交易量,也没有交易价格作为参考;而由于次贷借款人的违约率上升,即使不出售,目前也存在信用风险。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根据自己或第三方的估值模型进行估值,审计师要根据自己的估值模型予以验证,但很可能由于对风险的判断不同,对拨备有不同的看法。对此,银监会的一位相关官员表示:“我们希望银行能采取更为审慎的做法。”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