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炫耀式再融资测试管理层意愿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6日 14:08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熊宇家 李 骐 邓赞赞 付 刚 北京、深圳报道 平安1月20日发布的1600亿元巨额再融资方案公告被认为是演绎“黑色星期一”的导火索,市场多方呼吁叫停这种“炫耀式”的恶性融资。在融资路径大有杀伤力,而融资用途不明朗的情况下,平安显然面临多重考验。 3月5日,中国平安(601318)将在深圳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其会议内容之一,是中国平安再融资事宜,议案通过后,还需报中国证监会审核。 在A股上市近一年后的1月21日,中国平安再次掀起1600亿的大规模融资。当日,该公司的开盘价是98.21元/股,换手率是4.12%。 一位接近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的人士表示:“马明哲有望走一次危险的国际化探险,所以才没有及时公布新融资的分配方案,一切要等到3月5日的股东大会才能揭晓。” “中国平安融资方案,通过的可能性很小。”本报记者采访了众多专家,他们均称:“受创业板的推出、印花税税比高、大小非解禁潮的影响。”专家认为,这给监管层提了个醒。 据此,本报记者采访了证监会相关人士,但她不愿置评。 被否可能性大 “中国平安此次再融资,有可能被限售流通股股东否决。”东方证券相关分析师说,假如增发后,能否提升主营业务竞争力,非常重要;如果增发失败,将最终使得公司估值下跌4%-6%。 1月21日,中国平安对外披露,将于3月5日,在深圳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内资股类别股东会议、外资股类别股东会议等3个关键会议。其中,通过再融资方案成为关键。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人士分析,中国平安此次融资是在A股市场,要反对的只能是A股,H股参与投票的可能性很小。 记者查阅了中国平安股本结构发现,其流通A股总股本是47.86亿股。“在这A股的总股本中,其流通股股东是8.05亿,两家员工持股中国平安新豪时投资、景傲实业与一家高管持股公司江南实业合计持有约8亿股,而‘小非’则持有约27亿股,两方合计35亿股,占总股本的70%以上。”某基金经理透露。 据了解,上述8亿股,是董事席位。“如果到了3月5日,流通股股东有可能会投反对票,8亿股的高管会投赞成票的,想减持的小非,当然希望在股价上涨中减持。”中国平安内部知情人士称。 MEC神能投资集团相关人士表示:“中国平安闹出如此风波,只能说是在不恰当的时候,推出了这一方案,同时与管理层沟通也有一定的问题。” 去年以来,平安一直并购不断。马明哲称,平安早就有再融资的想法了,只是去年下半年股价实在太高,那时推出担心市场无法接受。 马明哲坦承,如果预计该方案最终将获得通过,或者将取消可分离债、减少增发股数等,不足的部分将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解决。 “2003年的招商银行风波,对提升中国平安管理水平尤为重要。”一位市场人士如是说,“这或许能够让平安有更多的思考余地。” 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众多行业专家,他们均指出,中国平安融资方案以及融资规模,通过的可能性很小,即使通过,是对监管层的提醒。对此,相关人士不愿置评。 “以中国平安为代表的上市公司,再融资大潮会使目前的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改变,同时也是再给监管层敲了一下警钟。”相关行业人士如是说。 融资用途不明 有关人士说,中国平安此次再融资,实质就是国际化的探险。 据了解,中国平安要是获得通过,将超过国寿,变为国内资本实力最强的保险集团。在国际上,其资本金规模也将进入前10强。中国平安有可能控股一家全球性网络的保险集团。 相关分析师称,面对国内市场的高估值、国际市场的低估值(这也是为什么只在A股融资的原因),中国平安有可能会利用这次机遇,加快迈向国际一流金融集团梦想的步伐。 “做国际化收购,3-5年都说不清楚。中国企业,在外国各地的投资,必然要受到当地政府评估。”中国银河证券研究所所长腾泰说。 相关人士说,做国际化收购,最根本的还是人才。目前中国与国外相比,还是落后2-3年,与别人竞争,明显处于弱势。 至于中国平安,是否选择在国内进行银行收购,至少目前,可供收购的标的非常之少。“为何要卖给平安,现在市场这么好,愿意去上市。”一位优质银行资产老股东说。 按照马明哲的想法,此次募集资金上限是1600亿元,这是A股市场迄今为止最高的融资规模。如果是全资控股,平安可以收购300亿美金市值的公司,如果是相对控股,可以最多收购600亿美金市值的公司,而现在市值最高的寿险集团,是ING也只有760亿美金。 中国平安董秘相关人士称,考虑到市场接受度,加上了一部分债券融资,为了降低债券融资成本,以及未来的再次融资,将采用可转债的形式,也是为了给市场以信心。 但某基金经理表示:“为何中国平安,要把股东大会召开时间定在3月5日,相差45天。公司法规定,临时股东大会提前15日通知股东即可,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该经理还说,表明中国平安管理层,并不认为“小非”上市,会对再融资构成影响,对股价较有信心,虽然平安的管理层是值得信赖的,但再融资所支撑的境外或境内收购,都存在较多不确定性,如此一来,股本将会被摊薄。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