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银行澄清次债亏损传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3日 09:58 上海青年报

   公告内容语焉不详 无法使市场打消全部疑虑

  本报讯 (记者 徐宏文) 在昨天A股市场的大跌中,中国银行虽然停牌,但它却是一个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因为有媒体报道,中国银行可能因持有次级抵押债券和无抵押债务责任担保债券(合称次按债券)导致2007年盈利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亏损,如果传闻属实,对A股市场可谓雪上加霜。昨晚,中国银行对此发布澄清公告,批驳上述报道毫无依据,但中行的公告内容极为简单,许多关键性问题仍未明朗。

  中行在公告只提到,“根据本行管理层初步掌握的未经审计的2007年经营情况,并考虑次按债券减值准备和处置损失,本行2007年税后利润较上年仍将继续保持增长”。对于中国银行目前仍持有多少与美国次债相关的资产这个关键性问题,公告并未提及,也没有披露减值准备和处置损失的金额。

  中行此次的“次债亏损”传闻源于1月21日《南华早报》的报道,该报道称,截至去年三季度末,中行持有美国次级债相关资产近80亿美元,但其计提的准备远低于本轮次级债暴跌导致的浮亏,而实际浮亏或许达到209亿元,占其2007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的一半。

  而根据中国银行公布的2007年三季度财报显示,该行截至2007年9月30日仍持有美国次级住房抵押债券74.51亿美元,与其相关的债务抵押债券为4.96亿美元,两项投资余额合计为79.47亿美元,但较2007年6月底时下降了17亿美元。

  令人寻味的是,中国银行2006年全年的净利润为418.92亿元,而2007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就已经达到457.44亿元。假设去年四季度,中行能实现前三季的平均收益,那么2007全年净利润应在609亿元左右,净利润增长应超过45%,但到目前为止,中行尚未发布业绩预增公告。换句话说,即使中行去年四季度因某些因素仅实现微利,也能符合昨晚澄清公告中所提到的“2007年税后利润较上年仍将继续保持增长”。因此,中行的这则公告依然模糊,无法使市场完全打消对去年四季度业绩的疑虑。

  另外,昨天中行的H股仍然正常交易,其跌势与其它银行股及H股指数同步,最终跌去8.60%,以3.08港元报收。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