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机构疯炒獐子岛 分析师集体看低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7日 00:11 21世纪经济报道

机构疯炒獐子岛分析师集体看低

  见习记者 张锐睿 

  “每天都在创新高!”獐子岛(002069。SZ)最近的走势让很多投资者十分惊叹。

  进入2008年之后,獐子岛开始了一轮疯狂的上涨行情。

  1月16日,獐子岛收盘价格达到了124元,盘中创出了历史新高133元。据记者统计,从1月2日到1月16日收盘时,半个月的时间獐子岛的涨幅高达29.6%,其中在1月8日首次突破了100元的价格,当天收到103.61元,成为了沪深两市中又一百元股。

  2006年9月,獐子岛上市,当时就以62.11元的收盘价成为当时深沪股市的第二高价股,由此引起投资者的关注。

  中投证券分析师黄巍认为,獐子岛的这轮行情和最近农业股板块的强势表现有一定联系,“和最近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有关,”他说。 

  据悉,獐子岛在2007年12月上调了海参的出厂价,但公司表示,上调价格主要是出于原材料成本上涨幅度较大,达到了30%,以及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等原因,因此上调海参出厂价格对公司业绩影响不会很大。

  国金证券分析师谢刚也认为,本次价格上涨对獐子岛的业绩的贡献微小。他表示,獐子岛的自产海参规模有限,本次海参出厂价上调,在相当大程度系基于海参收购成本上升的转嫁;此外,公司产品以虾夷扇贝为主,海参占比仅10%左右,利润贡献比例很小。

  “目前的这个股价,我认为已经上涨到位了,但市场还会不会有更加疯狂的举动,这谁也没法预测。”黄巍说。

  光大证券分析师蒋小东认为,獐子岛的上涨与基本面没有太大关系,里面肯定存在资金炒作。

  在獐子岛的这轮上涨中,机构介入的身影十分明显。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1月8日到1月10日这三个交易日中,獐子岛上涨了21.88%,成交额达到了2.775亿元。在上交所公布的这三天的交易信息中,买入金额前5名的营业部中有三席为机构专用,排名首位的机构买入金额为2317万元,三家机构总共买入了5421万元,占总成交额的20%左右。其他两家营业部买入金额也分别达到了1945万和1073万元。

  “从2007年10月开始,獐子岛的鲜销业务并没有太大的增长。虽然公司最近调整了销售模式,我们认为这对公司的业绩影响也不会太大,所以公司的基本面根本撑不起这么高的股价,这里面一定有机构资金的炒作。”蒋小东表示,獐子岛现在的股价太高了。

  蒋小东预计獐子岛2007年的每股收益为1.52元,以1月16日的收盘价计算,獐子岛的市盈率已经高达81倍。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獐子岛吧 】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