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长江证券苦等下金蛋 券商借壳造富收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9日 10:21 财富时报

  本报记者 罗金花

  12月27日,长江证券通过借壳S*ST石炼(000783.SZ)正式登陆A股。

  300%左右的涨幅再次演绎了券商借壳的造富运动,其中青岛海尔投资的3.8亿元(268,418,503股)资金股票市值已经高达近109亿元,收益率约为27.7倍。同时受益的还有海欣股份保定天鹅葛洲坝武钢股份锦江股份等一批上市公司。散户投资者中赵一辉、赵一文亦因分别持股S*ST石炼1100万股、678万股而身价暴增至4.466亿元和2.753亿元。

  券商——借壳上市——暴富,国金证券借壳成都建投、海通证券借壳都市股份、东北证券借壳锦州六陆、国元证券借壳北京化二创造了一个个暴富神话。

  不过,掘金“券商借壳”暴富的时代已近尾声,明年,IPO将成为券商上市的首选之路。

  长江证券造富

  以35.10元的价格高调开盘,并以40.60元收盘,停牌10月之久的长江证券最终给其投资者和S*ST石炼的股东带来了丰厚的新年礼物。

  2006年12月6日,S*ST石炼因股改停牌。

  几乎同时,长江证券向S*ST石炼股东中石化递交了借壳意向书。一场持续一年之久的券商借壳路由此拉开。

  长江证券前身系湖北证券公司,成立于1988年6月。其最大股东为青岛海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占总股本的19%。此外,参股公司还包括湖北能源集团、海欣股份、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及武钢集团等38家。

  2007年1月24日,长江证券借壳方案正式出炉,S*ST石炼将定向回购股份、重大资产出售以及新增股份吸收合并长江证券。之后,其开始经历着漫长的审批。2007年12月5日,长江证券借壳申请正式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S*ST石炼发行1,440,800,000股股份换股吸收合并长江证券,并更名为“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月27日,S*ST石炼复牌,并正式更名为长江证券。

  随着长江证券进入资本市场,券商借壳的财富故事被演绎到顶点,参股企业所持股权变成金矿。

  35.10元的上市开盘价,令长江证券的投资者身价暴增。

  第一大股东青岛海尔投入3.8亿元资金,最终持股长江证券2.68亿股,占比16.03%,股票市值高达约109亿元。湖北能源集团投入2.76亿元(194,939,330股),资金市值约为79.1亿元。

  股东同为上市公司的海欣股份投资1.9亿元(134,183,285股),市值约为54.5亿元;锦江股份投资1.42亿元(100,637,463股),市值约为40.9亿元;保定天鹅投资5700万元(40,254,986股),市值约为16.3亿元;武钢股份投资4750万元(33,545,821股)的投资市值约为13.6亿元。

  也正是因为如此,海欣股份、锦江股份、保定天鹅等上市公司的估值随之被抬高,股价也因此大幅上涨。在长江证券有意向借壳至今,虽然海欣股份业绩表现平平,其股价却暴涨了370%。

  同时,记者从S*ST石炼的流通股持股名单中发现,目前第一大流通股东赵一辉持有S*ST石炼1100万股,而第二大流通股东赵一文持678万股,以27日当日收盘价40.6元计算,两人的身价各为4.466亿元和2.753亿元,这已经远远超过之前的“超级散户”刘芳。

  作为创新试点券商,长江证券已经初步完成证券控股集团的架构,旗下拥有长江巴黎百富勤证券公司、长信基金管理公司、长江期货经纪公司和诺德基金管理公司。到目前为止,长江证券拥有49家证券营业部、11家证券服务部。

  国泰君安分析师梁静指出,长江证券去年净利润为4.48亿元,预计今年净利润为7.54亿元,按照资产重组后的总股本,每股收益为0.45元。

  苦等下的金蛋

  事实上,这已经是券商借壳的第五个财富故事。

  因券商借壳,成都建投前后最高涨幅780%,北京化二前后暴涨400%,锦州六陆股价暴涨440%,都市股份前后涨幅更是一度高达1080%。

  这让那些参股券商的上市公司也成为新的投资板块被人们所关注。

  11月23日,公布的西南证券借壳方案的ST长运复牌。至12月26日,已是连续涨停21个交易日,股价从2.95元迅即涨至8.24元。

  有分析师认为,ST长运甚至有希望突破此前由*ST金泰创造的42个涨停纪录。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先后对券商参股的上市公司达228家,公布的参股或再度增资次数达276次,被参股的券商数为68家,总投资金额超过150亿元。其中,今年一季度上市公司宣布参股或扩股次数有11次,二季度到目前为止的次数为13次,呈增长趋势。

  不过,券商借壳所带来的暴富却是一个漫长的等待,一般都需要在10个月以上才能获得审批并复牌。

  S*ST集琦的股民就长时间处于煎熬中。自从2006年11月23日公布国海证券借壳,一直停牌至今。同时,还在出售旗下子公司的股权以摆脱财务困境,推进国海证券借壳的工作。

  S延边路(000776)的股民等待的时间更为长久。由于陷入广发证券内幕交易的漩涡之中,S延边路从2006年10月20日停牌至今。尽管不断传闻广发证券借壳S延边路即将获批,但现在仍然处于僵局中。

  券商借壳收尾

  也正是由于券商借壳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规范行为,券商借壳的疯狂造富运动令监管层担心其中所潜藏的内幕交易风险。

  因此,管理层更倾向于主张券商IPO。但目前已经公布借壳方案的,则仍在审批中。

  自去年以来,券商借壳概念成为投资者疯狂追捧的对象,各家券商也是在市场转好及壳资源丰富的情况下四处出击以期尽快上市。不过,这种情形很快将被改变,尽管证监会对券商上市仍持鼓励态度,但将收紧审批权,严格控制券商借壳行为。

  “自从广发证券出事后,有关部门对券商借壳越发谨慎。虽然符合条件会批,但只要有股价异动,证监会就会严格查处,这将使很多券商借壳进展缓慢甚至最终失败。”一位投行人士向记者透露。

  国泰君安研究员梁静表示,到2008年,主要券商都可能通过IPO成为上市公司。届时,若2008年净资本前10名的券商全部上市,则上市券商的市值将超过2万亿元,较目前的市值增长2.6倍,是目前A股总市值的7.4%。

  “券商借壳必将被IPO所取代。”一位证券公司高层向记者指出,爆炒半年之久的“券商借壳”概念降温势在必行。

  截至目前,已经有招商、东方、光大、国泰君安、华泰、德邦、南京、银河、国信、申银万国、东海、中银国际、中金公司、金元等20多家大中小型的证券公司开始了IPO的运作。

  其中,准备比较充足的有招商证券、东方证券、光大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这五家券商将于明年逐鹿重新开启的券商IPO第一单。

  (本文所指收益截至2007年12月27日收牌价)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