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深发展引资宝钢潜台词 为新桥股权卖价树立标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0日 14:54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深发展引资宝钢潜台词为新桥股权卖价树立标杆

  距离新桥退出深发展的日子越来越近,宝钢集团的入股,将为新桥股权卖价树立标杆

  本刊实习记者 范晓辉/文

  从高调宣布发行80亿元次级债到拟向宝钢集团定向增发,深发展(000001)的融资先后手中间仅隔了17天的时间,后手的目的似乎是为了推动前手的顺利实施及降低发债的成本。

  至2008年,新桥资本对深发展股权的“5年不转让”承诺以及12个月禁售期将到期。在年内认购权证即将到期行权,深发展即将获得近年来的第一笔融资之时,新桥资本导演了发行次级债、定向增发,或许已在为谢幕时的高潮做铺垫。

  走了GE来了宝钢

  11月16日,深发展董事长兼CEO法兰克·纽曼透露,该行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已经通过了发行80亿元次级债的方案,目前申请已经递交到监管层等待审批。如获批准,预计将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初发行。

  这是深发展在10月份终止了与通用电气(GE)之间的股权转让协议之后,在融资道路上的又一举措。

  12月3日,深发展发布公告称,将以非公开发行的方式向宝钢集团增发1.2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5.44%,宝钢集团也将成为继新桥资本之后的第二大股东,锁定期为三年。

  此次定向增发的价格为深发展董事会决议公告前20个交易日均价的90%,每股作价35.15元,预计募集资金42.18亿元,将全部用于补充资本金。

  截至2007年9月底,深发展每股净资产为4.01元,宝钢集团入股后净资产为5.70元,35.15元的出价分别相当于8.77倍PB、6.17倍PB。

  宝钢集团出了GE不愿出的价格,而且似乎早已对深发展情有独钟。今年10月22日和11月5日,宝钢集团分别从二级市场买入深发展4718股和25万股,平均持股成本43.97元。此外,宝钢集团全资子公司华宝投资还持有深发展286.95万股,持有深发展权证SFC1(031003)808.84万份、SFC2(031004)296.67万份;持股98%的华宝信托则持有深发展218.1万股,深发SFC1 61.16万份。权证全部行权再加上本次定向增发后,宝钢集团将持有深发展1.37亿股。

  照此计算,宝钢集团持有深发展总成本可能约在46亿元左右,平均持股成本约为33元/股左右。2004年5月,新桥资本收购深发展3.48亿股股权时的成本为3.54元/股。

  深发展方面并未透露与宝钢集团之间的协议达成的细节。此前,两家公司唯一的瓜葛只有新桥资本执行合伙人、深发展的董事单伟建曾任宝钢股份(600019)的独立董事。

  据悉,新桥资本收购深发展的基金2010年6月到期,距其承诺不转让深发展控股权的5年承诺只有一年之遥。2009年到2010年应该是新桥资本完成深发展股权转让的时间。

  解决资本充足率

  宝钢集团入股后,12月28日到期的深发SFC1如果按照19元的行权价格全部行权,深发展预计还将募集近40亿元资金,其资本金不足的问题将得到有效的解决。

  截至2007年9月30日,深发展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4.27%和4.28%,资本充足率低于8%的监管标准。

  “正是由于资本充足率的不足,限制了新业务的开展。我们只能在原有分行的基础上增开一些像支行这样的营业网点,在业务战略转型发展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纽曼的特别助理鲍海洁对《证券市场周刊》表示。

  平安证券分析师李景认为,急切的融资背后更多的是“深发展的无奈之举”。他表示,深发展是目前唯一一家资本充足率没有达到8%的银行,面临过多的压力,就在不久前监管层还曾点名深发展,要求缩小信贷规模,而一旦今年没有达标,明年的贷款额度将受到限制,对深发展的战略转型期将起到负面影响。

  但也有分析师认为,“营业网点、信贷规模受限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深发展定向增发是为即将发行的80亿元次级债创造更加宽松的融资环境。不仅在募集的方式上有着根本不同,而且在成本控制上也有所考虑。通过这个角度考虑,也许透视着新桥资本对深发展未来发展的潜心规划。”

  按照《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管理》的规定,商业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达到5%时,次级债发行可采用公募形式;核心资本充足率为4%时,只能以私募方式发行。两种发行方式的有效性及成本均有较大差别。

  按照分析师的测算,宝钢集团入股后深发展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可由4.28%提升至6.44%,即使年底首期权证行权率只达到90%,核心资本充足率也可进一步提升至8.26%,资本充足率约8.25%,刚好满足8%的监管要求。

  上海远东信用评级机构分析师彭丹表示,公募发行次级债具有明显优势,一方面银行间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发行额可以相对较高,与私募相比,发行人一般不用担心市场的容量不足导致发债失败;另一方面,银行间市场透明度高,债券更具流动性,有利于从总体上提高银行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公募在发债成本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铺路次级债发行

  按照惯例,银行发行债券需要信用评定机构的评级,而深发展的信用级别均处于国内上市银行的底端。如,穆迪对深发展的评级仅为Ba3级;国内评级机构中诚信对深发展的个体财务实力评级为BBB+级,拟发行的次级债级别为BBB-级。

  上述分析人士表示,由于整体的信用评级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深发展将向宝钢集团定向增发这样的短期利好消息,不会立即反应在评级指标上。“我们更多的是综合考虑这样的变化,当然这样的利好消息会添加到分析模型中,但主体评级目前将维持不变”。

  正是由于深发展目前主体信用评级并不是理想,有消息透露,监管层要求由两家信用评级机构为深发展做相应的发债评级。

  目前,保险公司为银行次级债主要的机构投资者,但其投资要受限于债券的信用评级。保监会规定,保险机构投资的商业银行金融债券和次级债,应为国内信用评级机构评定的A级或者相当于A级以上的长期信用级别。

  显然,深发展目前的信用级别将无法得到保险机构的参与。而且,信用级别的高低不仅影响次级债发行的范围,还直接影响了发行成本。

  “深发展曾经找过我们要求进行评级,但由于我们的信用评级结果比较低,最终未能达成一致。”一位信用评级机构人士向《证券市场周刊》透露,为此深发展将不得不做出更多的选择。

  知情人士透露,深发展次级债将由上海远东和联合信用两家机构做相关信用评级,即所谓的“双评级”——两家信用评级机构独立对同一债券发行商做出信用评定。深发展将成为第二家采用“双评级”的银行,此前,2004年业绩亏损的浙商银行在2006年发行次级债时曾采用过。

  较低的信用级别将导致发行人不得不提高发行利率,“才可以在市场上卖出”。10月17日,华夏银行(600015)发行5年期金融债券的利率已经达到4.75%。上述人士表示,“从信用级别上来看,深发展要比华夏银行低半个信用级别,加上次级债本身利率要比金融债券要高,其次级债利率可能将达到6%左右。”

  “由于宏观环境的变化,大多银行的年底时资金敞口已经用完,同时面临着加息的预期,深发展80亿次级债的发行面临着不小的考验。”上述信用评级机构人士表示,在目前银行流动性暂时紧张的情况下,深发展次级债的市场需求并不乐观,这也可能正是深发展接二连三增资扩股的一个重要原因。

  分析师表示,新桥资本作为信托基金性质的财务投资者,退出深发展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次级债过高的成本负担将由新桥资本的接替者来承担。

   订《证券市场周刊》分享高端投资智慧 邮局订阅:8折 即392元 发行部订阅:7折 即343元
     联系电话:85650313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上证指数吧 】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