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SST中华 徘徊在重组和破产之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5日 02:06 证券日报

  □ 本报记者 矫 月

  从今年8月末开始,注册地在深圳的SST中华A(000017)便提交了A股股改实施方案。但直到11月末,SST中华提交的A股股改实施手续还仍在办理当中,其A股也继续停牌中。

  SST中华早在今年2月份的股东大会上审议通过了公司股改方案(流通A股每10股获3.173股)。同时同意用公积金向全体A、B股每10股转增1.5股,A股流通股获全部定向转增。但这一方案的实施却受到了重重阻挠,无法顺利执行。

  但是,12月3日,SST中华董秘李海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实施受阻只字未提,只是表示:“这可能是因为公司有持有A股的境外法人股股东想参与A股股改的原因,而导致审批一直没下来。”

  可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却对此持不同看法:“我不认为这与境外法人股有关,事实上,只要持有A股

股票就能参与A股股改。”贺强怀疑SST中华A股股改至今还没有通过审批的原因很可能与SST中华目前进行的债务重组一事有关。

  漫漫债务重组路

  SST中华是1992年开始上市的,属于比较早的上市公司之一,其主营业务以生产装配各种类型的自行车及自行车零件、部件、配件、机械产品、运动器械、精细化工、碳纤维复合材料、家用小电器及配套原件等。不幸的是,刚刚上市的中华很快便发生了重大变故。

  自1991年欧共体指控中国自行车反倾销以来,SST中华把出口转向美国。在短短两年内,中华集团在美国的业务飞速增长,由1992年的20万辆提升到1994年的近90万辆,占当年中国出口美国自行车总额的80%。但1995年美国对中华公司出口自行车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案之事将中华彻底推上了绝路,直到如今债台高筑无力偿还的境地。

  SST中华证券事务代表崔红霞认为:“美国是中华自行车的主要出口国,1995年美国对中华自行车实施反倾销策略,是日后导致公司最后亏损甚至无力偿还债务的主要原因。

  据崔红霞介绍,“ SST中华主要是靠出口美国盈利,为了能更好的扩大出口量,公司于92年在龙华还建了生产基地,为此公司投资4个多亿。但基地建成后产品却买不出去,造成公司很大的损失。”

  此外,中华前期曾有一批新项目的巨额投资,所需资金大多通过银行贷款取得,但最后因投资失败而告终。种种打击使得公司利润呈逐年下滑状态,直到1997年出现亏损。

  最让人们震惊的是中华2001年公司报表的数据,其中凭空冒出的22.57亿元巨额亏损让人瞠目结舌, 据公司披露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实施新会计准则计提了大量的坏账及减值准备金所致,才会出现多达20亿的坏账准备。祸不单行,同年公司主营业务亏损高达1,164.16万元。这一切的信息披露使得公司一时成为追债的对象。

  而随之而来所引发的一系列事件使2001年成为了SST中华的恶梦,从2001年5月开始到12月,公司一直纠缠于债务偿还的官司之中。在这一年,造成公司巨额亏损的元凶:公司当时的第一大股东莱英达公司与第二大股东香港大环自行车有限公司也纷纷退出SST中华。

  其中,公司第一大股东莱英达公司与公司最大债权人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华融公司)于2001年8 月签订了《关于解除莱英达担保责任及深中华重组的框架协议》及有关《补充协议》。根据上述协议,莱英达公司及华融公司均对公司资产重组工作的推进作出了承诺。华融公司于2002年3月正式购买SST中华部分股权,已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此后SST中华又一次踏上了债务重组之路,而这一次的重组却是遥遥无期。

  在华融公司的主持下,2002年公司已获得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华商银行、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及ST盛润停计该公司所欠债务所有利息的许可,使得公司稍稍松了口气。

  但仍然无法改变公司的命运,在国内债务重组尚无结论的情况下,当时的公司总裁刘林峰坦陈,目前公司最大的难题是生产资金捉襟见肘。由于资金短缺使得公司无法正常生产,公司业绩也是无法提升,更别提偿还债务了。

  而这种恶性循环一直持续到SST中华换主还未结束。

  申请破产是否是更优选择?

  2005年08月16日,华融申请SST中华破产,华融表示,作为SST中华最大债权人、第一大股东及重组牵头人,此举目的是希望通过破产和解程序达成SST中华的债务重组。这时的中华负债逾21亿元,资产负债率近500%,债权人数达到百家。此举明显的看出华融已无法在支撑SST中华。

  最终,聚隆盛实业以5326.96万元的价码接过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所持SST中华全部股权和其所拥有的多项债权。这也宣告了华融公司拟从SST中华退出。

  2006年10月,华融公司的《通知函》称:深圳聚隆盛根据与华融公司签订的《<资产转让总协议>的补充协议之三》约定,指定深圳国晟为第三方代其继续履行受让方尚未履行的全部权利义务,并承诺将不再指定其他任何第三方。深圳国晟则承诺将承担SST中华

股权分置改革的相关责任、义务及成本,并将尽快启动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工作。

  2007年5月10日,国晟

能源受让华融公司持有的公司6509万股A股过户完毕,成为第一大股东,占总股份13.58%。深圳国晟能源以0.315元/股受让华融资产所持6509万股,转让后,华融不再持有SST中华股份。而SST中华的债务重组任务自然而然的落到了国晟能源的头上。

  “目前公司已经无法偿还债务,关于债务重组的事情全是由公司第一大股东国晟能源来运作。”证券事务代表崔红霞有些忧虑的说到:“国晟能源曾提出今年年末能一次性解决债务重组之事,但现在已经是11月末了,还是毫无进展。”

  将近10年的马拉松式的债务重组要想在几个月内完成,可能性很小。而且根据财报显示,SST中华目前几乎已没有可使用的流动资金,主营业务收入与债务相比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公司除了依靠第一大股东国晟能源外已别无它途。另外,证券事务代表崔红霞对记者表示,“公司并没有放弃申请破产的念头。”

  崔红霞称,“除了今年3月末公司欠国际金融公司本金约美元387万元和预提利息以等值于人民币200万元结清双方全部债权债务之事外,就再无债务重组的其它消息了。”

  那么对SST中华来说,在被重组还是申请破产之间,哪种选择更划算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