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ST长运暴涨 实际控制人卖壳翻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1日 14:15 经济观察报

ST长运暴涨实际控制人卖壳翻身

  胡中彬

  11月30日,ST长运(600369)再度涨停,这已经是其自11月23日复牌以来第6个涨停板。

  看起来,西南证券的借壳让ST长运在所难免地复制起了ST金泰式的疯涨。而在这场暴富的神话中,两家机构和中小投资者有望获利上千万,而ST长运的实际控制人更可获得巨额利润。

  看高至15元

  在整整停牌一年之久后,西南证券借壳ST长运近日终获突破性进展。11月21日,ST长运董事会通过以新增股份吸收合并西南证券的议案。同日,双方签署了《吸收合并协议书》,ST长运拟以新增股份吸收合并西南证券,西南证券则实现整体上市。

  至此,因与西南证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而于2006年11月27日开始停牌的ST长运,于11月23日开始复牌。

  从复牌后的交易情况来看,市场的惜售心理仍然非常明显,日成交金额最高只有几万元。

  资料显示,截至2007年6月末,西南证券拥有27家营业部及6家服务部,其2007年上半年净利润为6.37亿元。而根据重庆天健的盈利预测审核报告,预计西南证券2007年、2008年可分别实现净利润9.71亿元、9.127亿元。

  某证券行业研究员分析认为,按照定向增发的途径估值测算,如果按照07年预测的数据计算的每股收益在0.45元,给予的合理市盈率在30-35倍,其合理的价值应该在13.50-15.75元。而该研究员认为若按照同行业相对估值测算,以弥补亏损后的修正每股净资产为0.77元来计算,据此测算得二级市场价格中枢约17.32元。而综合考虑后,该人士认为西南证券二级市场合理投资价值区间为:14.62-17.32元。

  海通证券证券业研究员谢盐也强调,虽然目前市场对于券商股的追捧热情不再像今年上半年那么疯狂,但是基于当前牛市格局并未发生趋势性的变化,考虑到ST长运一年的停牌时间所占用的机会成本,其未来重估空间还相当巨大。

  本报记者从多家券商研究人员处得到的信息表明,研究机构初步给予的估值都大致在15元左右。而这个价格,已经较其停牌前一日收盘价2.81元增长500%以上。

  受益者

  在ST长运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机构占据了两席,而其余皆为散户。散户李予成以150万股名列榜首,而持股最低的蔡万珍也有91万股,按照上述估值计算,李予成等诸多散户跻身千万富翁已经指日可待。

  “我们不知道这些流通股股东到底是什么身份。”ST长运证券办公室有关人士表示。

  公开资料显示,李予成是在2006年三季报中首次出现在十大流通股股东之列,当时其持有95万股,名列第四。而在第四季度,李予成则开始进一步收集筹码,当期增持了56万股,以150万股居流通股首位。而时隔不久,西南证券借壳ST长运终于露出端倪,ST长运也随之开始停牌。

  经过一年时间的等待,若按照2.5元的成本价计算,李予成的账面资产将从400万上升至2250万 (按照15元目标价计算),其财富无疑暴增数倍。

  而实际上,李予成并不仅仅在投资ST长运上表现得如此神奇,他在重庆当地的重组股中屡屡有所斩获。早在2005年一季度重仓进入当时的*ST农化(000950现“建峰化工”),几个月后,中国核工业建峰化工总厂借壳*ST农化上市。而在另一只重庆本地重组股S*ST重实(000736)中,李予成也有惊人表现,他以39万股名列流通股第三位。目前,华能地产重组S*ST重实一事已经初见端倪,李予成等待的只是复牌后其账面资产的再度狂飙。

  实际上,除了散户的提前布局外,两家机构也似乎先知先觉。

  “进入的时机实在把握得太精准了。”某券商人士如此评价两家机构的适时进入。公开资料显示,ST长运的第二、三大流通股股东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上海证券)和成都洋浦阳光投资实业有限公司(下称洋浦阳光)都是在ST长运停牌前夕的第四季度大举进入,二者分别持有140万和130万股。

  本报记者从成都市工商局获得的资料显示,洋浦阳光的股东为洋浦合平实业有限公司。公开资料显示,洋浦合平实业有限公司系北京城乡(600861)多年前设立,但2003年将其股权转让给海南第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其部分股权曾在2004年被公开拍卖,而最终接盘者外界却不得而知。

  若按照15元的估值,洋浦阳光投入不到400万则可获得约1500万元的收益。而与其几乎同时进入的另一家重仓机构上海证券,也将从中获得数千万的收益。不过近日,媒体传出了上海证券因涉嫌内幕交易而受到证监会处罚的消息,

  卖壳翻身

  “ST长运是一个十分干净的壳。转让成功后,原有的资产、负债以及人员都无一留在上市公司中。”某券商投行人士认为。而实际上,让西南证券相中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其并不算大的盘子。

  此次,受益的还不仅仅是流通股股东。对于ST长运实际控制人来说,卖壳不仅让其摆脱了难保上市公司壳的困境,还会为其带来不菲的收入。

  ST长运的大股东为重庆市涪陵区资产经营公司,但并非其实际控制人。其第二大股东华融投资有限公司、第三大股东温州新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下称温州新城)、第四大股东北海现代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及第六大股东北京和泉投资顾问公司通过复杂的股权关系实际控制着ST长运。上述四家公司共持有6254.3万股上市公司股权。

  这几家关联公司背后的实际控制人为许少才、陈建威、孙文华三人。许少才现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而陈建威曾任公司董事长,孙文华则是温州新城的实际控制人。ST长运证券办工作人员也向本报记者证实了上述关联关系。

  1997年3月16日,涪陵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分别向华融投资、神泉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威萃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和泉投资顾问公司出让了该公司国家股股份1500万股、1200万股、400万股、300万股,合计3400万股,上述实际控制人的股权正是依此演变而来,最终许少才、陈建威、孙文华三人通过间接买卖股权,掌控了该公司。

  上述券商研究人士认为,由于公司上市前国有股转让的价格都非常低,他估计上述股权转让价格正是可能按照入股价转让,上述实际控制人获得这部分股权所付出的代价应不到5000万元。

  而在将ST长运运作上市后不久,公司便因在

股票发行、上市过程中存在虚增利润、虚假陈述的行为遭遇到了证监会的处罚,其后也并未给投资者带来多少业绩上的惊喜,ST长运最终磕磕碰碰地走到资不抵债的边缘。

  但随着此番“壳”的顺利转让,他们获利甚丰。按照西南证券的借壳方案,增发前会将现有所有资产和负债以261万元的价格转让给重庆长江水运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正是为承接此次置出资产所设立,股东与目前ST长运股东的非流通股股东基本相同。这就意味着ST长运目前的实际控制人除了对上市公司现有的资产和债务拥有不变权利和义务外,通过此次售壳,他们还将额外拥有6254.3万股存续公司的股权。而在不考虑禁售期的情况下,若按照15元的估值,他们最终或将获得近10亿的收入。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ST长运吧 】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