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谁在备战股指期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7日 15:00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马超彦 北京报道

  11月14日,沪深股市在大盘蓝筹的全面带动下大幅反弹,沪深300指数上涨4.18%。最为抢眼的是,银行股在近日调整中逆势走强,中国银行自9月27日开始一路飙升,11月1日,最高到达7.58元,涨幅为4.76%。

  国庆长假后至今,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超级大盘股,出现了超乎寻常的爆发。10月16日,沪深300前十大权重股中中信证券上涨162.39%、招商银行上涨141.51%、浦发银行上涨107.19%。

  沪深300权重股成为抢筹对象,不少市场人士表示,这与股指期货推出前期,机构资金进场布局权重股,进而争夺期指话语权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位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交通银行和民生银行作为中金所的特别结算会员将很快面世。

  股指期货预期愈演愈烈,谁在备战?

  抢夺六大板块

  记者多方了解,几乎全部的创新类券商、大部分私募基金都正在筹划利用股指期货上市初期的套利机会开展套利业务,而公募基金未雨绸缪,正加剧布局沪深300指数权重股。

  “在股指期货推出之前,各种机构收集所需筹码的过程不会停止,因此具有成长、相对低估和能够强烈影响沪深300指数的大盘股必然是投资者关注的热点。”国泰君安蒋瑛琨15日对记者表示。

  当前,沪深300指数已形成了金融、地产、石化、钢铁、煤炭、IT六大板块相互制衡的局面。有数据统计,经过几个月的增仓布局,基金、券商等机构目前已持有六大板块中约60%的

股票

  “机构资金各有打算,这是他们保持市场主动性,维护投资收益稳定的需要,”蒋瑛琨指出,“但是基金等持有大量现货的主力机构不会成为期货市场的主动做空力量。”

  记者采访了多位资深人士。“股指期货推出初期,机构资金可能小规模试水,态度谨慎。”中信证券金融工程分析师马坚分析,机构资金在股指期货推出前夕的资金配置,是为上市后如何更好地分享股指期货这块

蛋糕抢夺话语权。

  “目前可能会有几十亿的资金试水股指期货。”蒋瑛琨表示。

  股指期货给券商带来了新的机遇。券商可以充分利用自营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加入到备战大军当中来。

  招商证券金融分析师罗毅预计,2007年全年证券行业可累计实现2320亿元的收入,上半年券商佣金收入超过644亿元,同比增长73%。

  中信证券金融工程分析师马坚认为,“券商业绩良好,肯定会大举参与股指期货,相对于基金而言,券商资金受到的政策限制较少,自由度更高”。在韩国,券商参与股指期货的比例高达80%。在马坚看来,券商资金参与股指期货的比例会超过基金的份额。

  深圳某券商告诉记者,他们会做一些趋势投资,在股指期货上市初期投入的资金量可能为1500万左右,在股指期货交易杠杆放大10倍以后,其力量不容小觑。在自营业务中,券商对手中持有的股票组合进行套期保值,提前锁定投资利润。

  有报道称,券商参与期指缴纳的自营盘保证金约为50亿元,股指期货的日均成交量或约为5.5万张。

  基金战略持有

  尽管基金参与股指期货以对冲风险、套期保值为目标,买入期货合约价值不超过资产净值的10%,但是基金有它的长期打算。

  据记者了解,自从2004年四季度开始,基金对沪深300权重股一直采取了长期战略持有的策略。在基金重仓股中,沪深300指数前30大权重股的比例一直在40%以上,其中基金对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万科、中信证券等位于前10大权重股的股票基本上一直处于战略持仓阶段。

  北京一位基金经理15日上午向记者透露,“有些基金确实在布局大盘权重股”。

  蒋瑛琨对记者表示,“与历史各时期相比,当前基金减仓意愿进一步减弱,难度更大”。在今年年初时,蒋瑛琨和她的团队就做出了预计,在牛市的预期下,2007年新基金的发行、老基金持续营销带来的增量资金将保持月均300亿元的规模,而这些资金的理性减仓行为将对股市下跌设定了底线。

  国泰君安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第三季度基金重仓股中,沪深300指数前30大权重股的比例回升至64.77%。

  银河期货蒋东义则在电话另一边断言,“保本型基金或成为基金参与股指期货的主要力量”。因为基金本身就是以套期保值为目的。

  私募主动

  谁能扛起股指期货投资主力这面大旗,

北京工商大学胡俞越教授毫不犹豫地把这个重任交给了私募基金。

  11月14日上午,私募基金资深管理人赵先生向记者坦承,“参与股指期货没有疑问”。据赵先生的了解,近日大盘调整,相当一部分私募迄今在6000点之前就已经出仓。之所以出仓,是为了在股指期货推出前寻找合适的时机,再次大举进攻。据记者了解,当前最大的私募达到了上千亿元。

  有着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丰富实战经验的QFII当然也不会放弃股指期货这块蛋糕。首创期货副总经理程功告诉本报记者,“QFII可能是入市最快的,可能是在股指期货推出的第一时间进入”。

  而近日有消息称,QFII正忙于踩点布局,为进军股指期货做准备。

  但是,股指期货推出时机构的策略选择,按照自身不同的需要,需视股市的估值水平而定。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金融创新部经理于善辉告诉本报记者,“如果在预期期指推出前,股市整体估值水平已经有偏高的迹象,机构投资者会适当减仓,并采取期货保值策略”。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