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与中信交易正待批 贝尔斯登表示存在不确定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7日 08:29 证券日报

与中信交易正待批贝尔斯登表示存在不确定性

  □ 本报记者 谢岚 特约记者 卢文浩

  与外界热烈的讨论与猜测相比,中信与贝尔斯登这笔交易的双方当事人则十分低调慎言。

  11月2日,相对于贝尔斯登方面,中信证券关于这桩交易的公告姗姗来迟且措词审慎。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与贝尔斯登全面战略合作有关事项的公告》表示:1、公司与贝尔斯登公司建立全面战略合作系商业行为,存在一些未知因素,因而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或风险;2、相关合作事项需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并需经有关监管机构和有关部门审批后方可执行,审批的进程和结果存在不确定性;3、贝尔斯登公司对公司的战略投资将涉及监管部门对其投资资格的审批,审批结果存在不确定性;4、因合作对方公司为美国公司,此项合作有关条款还将受其所在国相关监管政策、法律法规制约,并在当地监管部门无异议的情况下方可实施,有关条款的实施进程和结果存在不确定性;5、相关合作条款将在双方进一步讨论后,报董事会、股东大会及有关部门审批,因此,条款内容存在不确定性。

  在中国一端,中信

证券已经把相关的合作协议提交相关部门审批。交易中中信证券投资贝尔斯登10亿美元换取6%股权的部分,相对容易获批。因为中国
证监会
非常支持国内券商“走出去”和通过收购兼并迅速做大做强,而国家外汇管理局也乐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

  关键可能会在交易的另一半,即贝尔斯登投资10亿美元购买中信证券的可转债。这属于境内上市公司海外发行可转债且发行对象单一,技术上国内目前没有操作先例,法律上也没有依据和限制性条款。因此,证监会已经要求中信证券提供更为详尽的法律说明,并向国务院申报。

  而在美国方面,根据报道,目前,贝尔斯登与中信证券已经主动向美国

财政部牵头的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提请审批。按照相关程序,至多75日,就会出来审批结果。

  11月14日,本报记者致电贝尔斯登美国总部,询问关于这桩交易的最新进展。记者在董事会秘书指引下,将电话接到了贝尔斯通公关部。当记者问及贝尔斯登和中国的投资银行的交易是否已经开始调查的时候,话只说到一半,该公关部职员脱口而出说:“你指的是CITIC(中信集团)吗?”尽管对方表示公司总裁与其他高层皆不在办公室,无法给予确切的回答。但与此前的三缄其口相比,此次贝尔斯登态度的变化似乎也能反映一些信息。

  11月15日,记者致电贝尔斯登在中国的公关负责人,对方表示:“现在要等审批,没有审批就什么都做不了,现在所说的那些都只是规划罢了,还没有确定。”

  “贝尔斯登方面没人能出来说话,监管层还没说话,我们又能说什么呢?”这位人士说。至于美国审批方面是否乐观,该人士没有直接回答,只是举例说:“类似像中海油的案子,当初谁也想不到,所以乐不乐观不好评价。”据了解,美方的审批机关是美国财政部。

  确实,美国方面以非市场因素诸如国土安全受到威胁之类的理由否决外国资本在美投资,先例不止一两个,所以贝尔斯登与中信至今仍然小心翼翼的态度,也算可以理解。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进入股吧 】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