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工行海外收购隐忧与机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3日 09:26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工行海外收购隐忧与机会

  作者:深圳 冉令国

  一年间,工行启动了三次海外收购,先后将印尼哈林银行、澳门诚兴银行以及南非的标准银行纳入旗下。笔者认为,工行前两次海外收购,时机掌握较好,但最近对标准银行的并购却存在一定的隐忧。

  首先,交易价格较高。工行将以发行新股和收购老股两种方式收购标准银行20%股权,综合溢价15%,每股约120.29兰特,折合人民币每股约140元。对于工行而言,408亿元人民币的收购总额已经接近了466亿元的A股IPO募集资金净额,如此高额的收购是否能够实现经营业绩的提升值得深入分析。

  其次,股东分散化不利于工行日后运作。并购后,工行将成为标准银行第一大股东,并派驻两名非执行董事,其中一名担任副董事长职务。但标准银行股权较为分散,前三大股东分别持股13.9%、8.2%和7.6%,而众多股权相对分散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却表现不佳。从未来发展看,工行可能面临股东意见不一、效率降低的风险。

  此前全球金融业的并购,多发生在市场低迷期或上升初期,失败的案例也不在少数,甚至导致并购者自身出现危机。在目前全球新兴市场普遍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工行的并购时机值得探讨。

  虽然笔者并不看好工行此次高成本、股东分散化的海外并购,但对其与标准银行继续商讨共同设立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并计划募集最少10亿美元的全球资源基金,旨在投资于金属、石油和

天然气等自然矿产资源表示肯定。该基金可将标准银行在资源金融方面的专业性与中国对大宗商品的巨大需求之间达成联姻,帮助工行在这一规模巨大的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订《证券市场周刊》分享高端投资智慧 邮局订阅:8折 即392元 发行部订阅:7折 即343元
     联系电话:85650313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