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钨高新整合留悬念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3日 13:52 21世纪经济报道

中钨高新整合留悬念

  广州报道 本报记者 朱宗文 

  博弈仍在继续。在流通股股东的强烈反对下,中钨高新大股东湖南有色提出的“脱困”方案遭遇夭折。

  11月1日,中钨高新(000657.SZ)召开股东大会,审议以增发方式融资收购控股股东湖南有色所持有的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株硬)99.28%股权和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自硬)80%股权定向增发的议案。

  事实上,在2006年,中钨高新已亏损7852万元,而今年前三季度也依然处在亏损状态,此时大股东提出注入株硬和自硬两大企业,无疑将免于中钨高新挂上ST的帽子。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对于此方案,中钨高新前十大无限售条件流通股股东集体投出了反对或弃权票,只有包头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2.47%)投了赞成票。

  “对目前这个结果我们也没有感到很意外,因为会前我们认为否定或同意都存在可能。” 11月2日,中钨高新董秘万长根对本报表示,“否定的具体原因我们还不清楚,可能投反对票的这些机构认为即使是定向增发后,注入的项目赢利水平很低,明年还不到1000万元的利润。” 

  “但是‘天无绝人之路’,我们还会再想办法,我们也不希望看到,因明年继续亏损而出现退市的结局。” 万长根说。

  根据10月17日中钨高新公布的方案,整合两家湖南有色旗下的硬质合金企业,中钨高新的股东将付出刚好20亿元的价格。

  “这个价格真是有趣。”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评价。

  对此,万长根解释,“其实当时评估出来的价格是18个多亿,而20亿元是经过一定的溢价后我们与控股股东谈妥的价格。” 

  2006年5月7日和6月21日,湖南有色分别从广州中科信集团有限公司和海南金昌旅游实业有限公司手中,获得中钨高新27.78%和3.15%的股权,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随后湖南有色又以增资扩股的方式获得了其第二大股东自硬80%的股权。

  经过几次的股权转让,湖南有色持有中钨高新总股本达到45.90%,股改后稀释为35.3%。在收购中钨高新股权时,湖南有色承诺,将于2007年底之前将硬质合金等相关业务和资产注入公司。

  就是这句承诺,使市场对中钨高新产生了浓厚兴趣,因为湖南有色旗下除了自硬和株硬两大硬质合金企业之外,还拥有柿竹园钨矿、瑶岗仙钨矿、锡矿山矿等矿山资源。一旦这些钨产业都整合进去的话,中钨高新将成为一体化的大型硬质合金企业,前景可观。

  在资产注入预期下,进入2007年,公司股价扶摇直上,对大股东将矿山资产注入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至10月17日,中钨高新正式发布收购株硬及自硬的增发方案,而矿山则不在此次收购之列。

  这无疑使市场大失所望。

  有行业研究员认为,以目前的股价来看,增发方案低于市场预期,股价已经高估。在经过2006年行业周期高点后,钨及硬质合金价格也出现回落,这使株硬、自硬的资产价格受到影响。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湖南有色选择向中钨高新注入两家硬制合金企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中钨高新脱困,二是扩大湖南有色在公司的控股权。只有等湖南有色绝对控制了中钨高新后,才会将更有价值的矿山资源注入上市公司。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