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如何看待中石油的低价发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9日 15:23 中金在线

  中石油A股最后确定的发行价格区间为15元至16.7元。此发行价格区间对应全面摊薄后的2006年市盈率为20.15倍至22.44倍。鉴于投资者对新股发行的追捧,因此,中石油A股最后的发行价定位在16.7元是没有任何疑问的。

  对于这样一个询价结果的出台,一些媒体与市场人士纷纷发出了赞美之声。称中石油A股的发行是“低价发行”,是“让利于民”之举,为后市留下了较大的上升空间。而之所以有“低价发行”一说,缘于今年8月10日,当时中石油董事长蒋洁敏在香港半年报业绩会上曾承诺在回归A股时将尽量选择低价发行,以回报A股股民。如今时隔两月之后,中石油A股的发行价终于出来了,不论发行价格的高低,蒋洁敏的承诺自然是兑现的。否则还能认为是蒋洁敏违背承诺不成?

  但中石油A股的发行能说是“低价发行”吗?这种说法未免太自欺欺人了一些。因为事实根本就不是如此。 由于“低价发行”一说起源于蒋洁敏的承诺,那么,我们就不妨看看蒋洁敏说出这番话时中石油H股当时所处的位置。实际上,蒋洁敏作出“中石油回归A股将尽量低价发行,以回报A股股民”这番表态时,中石油H股的股价只在10港元附近的价位。因此,站在当时的角度来看,中石油A股发行的价格只有低于10元才是正常的,才与蒋洁敏低价发行的愿望相符合。

  当然,中石油A股是不是“低价发行”,我们也不妨用A股发行价与H股发行价比一比。2000年中石油H股在香港发行时,其发行价仅为1.27港元,而现在A股的发行价却高达16.7元,是H股发行价的13倍左右。如果说,我们A股这16.7元的发行价是“低价发行”,是“让利于民”,那么H股1.27港元的发行价是不是叫“白给”呢?

  而且,中石油A股是不是“低价发行”,巴菲特是一面最好的尺子。因为不久前巴菲特将自己持有7年之久的23.48亿股中石油H股全部减持掉了,其减持的最高价在15港元附近,平均价在13港元附近。而中石油A股的发行价就达到了16.7元人民币,甚至比巴菲特减持的价位还高出许多。可以说,A股市场投资者接过巴菲特的枪,还要经过一道中间的批发环节,这样的发行价格,还能说是低价吗?

  并且,与国外同行业的上市公司相比,中石油A股的发行价同样也算不上是低价。中石油A股的发行价是16.7元,对应的市盈率是22.44倍,这是我们一级市场的发行价市盈率。而上周末的时候,在二级市场上,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艾克森美孚,市盈率不过是13倍,全球第二大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市盈率也只是12 倍。因此,面对国外这些同行,如果中石油的22.44倍市盈率的发行也是“低价发行”,甚至是让利于A股股民的话,那么艾克森美孚公司、英国石油公司,它们是不是在做慈善了呢?它们是不是都成了大慈善家了呢?

  所以,笔者认为,中石油A股的发行根本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低价发行”。这种低价发行不过是针对二级市场上的投机炒作而言的,根本就不是针对价值投资来说的。不错,中石油A股上市后,其股价会定位得更高,能中签中石油A股的投资者将会在二级市场上获得一笔厚利,但这完全是市场投机炒作使然,而不是价值投资的结果。所以,中石油A股“低价发行”一说,完全是对价值投资理念的误导,是对投资者的误导,是对整个A股市场的误导。

  应该说A股市场的不成熟是有目共睹,众人皆知的。但作为媒体,作为市场人士来说,如果不能正视现实,甚至连真话都不敢说一句,而是一味地迎合市场的这种不成熟行为,甚至昧着良心说瞎话,那么,我们的A股市场就会在不成熟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