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入股深发展协议终止 GE扮角友情客串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7日 21:05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蓝 姝 深圳报道

  10月23日,深发展董事会宣布,GE入股深发展的协议终止,这意味着新桥与GE被称为充满想象空间的有约定条件的意向性婚姻画上了句号。在中国金融业狂飙猛进的花样年华里,随着银行股价格的节节攀升,利益格局决定了一切。

  谋算与情变

  10月26日,深发展创下了45.13元的历史新高,终盘收于44.58元。这也宣告着它的股价丝毫不受3天前深发展董事会宣告终止与GE的入股协议的影响。44元的股价与两年前那个同是秋天的日子相比,已经接近8倍,而相关的情势已经发生了截然的改变——2005年9月28日,那是一个当时看起来有些萧瑟的秋天,这一天深发展股价定格在5.76元。而在那一天,新桥与GE签订的一纸协议,内容是深发展与GE为期一年左右的战略合作,GE将以1亿美元、每股价格为5.247元,以定向增发的方式收购深发展约为7%左右的股权。

  在当时背景下,这桩意向性婚姻充满了想象空间。从GE层面上来看,当时正全面完成了中国区业务的重组,当时中国区总裁换成了在GE服务了20年的消费金融亚洲业务的创始人庞德明,与深发展的战略合作被看成是其谋求金融牌照,全面进入中国消费金融领域的一个典型信号,按照双方的协议,GE将旗下的消费金融子公司注入;而在深发展层面上,新桥作为新股东给其梳理的新方向是向零售银行转型,GE的国际经验正好可以扮演一个有头脸的老师与顾问的角色。另一层面上,对于当时急需补充资本的深发展来说,GE的资本进入可以解决深发展的资本充足率不足问题,这些都被看成是新桥进入后带给深发展这家“问题银行”的阳光与希望。

  从更深远的谋算来说,对GE定向增发后,外资持股将增加,这意味着外资对深发展的控制权的深入,新桥与GE成为一致持股的盟友,对新桥这个以赚取利润后退出的投资基金来说,GE将来未尝不是一个合适的吃下自己退出时大单的主儿。而在金融方面小心翼翼的GE也更倾向于熟悉情况之后再拿金融牌照。

  但协议中设置的股改完成的先决条件成为这桩婚姻何时完成与否的关键。对于以股改为先决条件的设置,深发展方面的说法是当时中国上市公司股改启动整体大背景下监管部门的要求,而据来自中资股东方面的知情人士透露,新桥进入深发展后碰上股改,是其在协议进入深发展前与有关中方谈判者都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当时包括GE在内对于股改后深发展股价走势都没有底,设置股改先决条件是多方均认可并达成充分一致的一个缓冲条款。“但谁也没有想到股改会拖这么长时间,更是没想到深发展股价会走到这么高。”这位人士感叹。

  尽管在很多境外投行看来,实施股改后按市价套现被认为是“使得新桥获得了将一座铜矿卖成金矿的价钱的机会”,但事实上,新桥在股改问题上态度并不积极,对价过低的分歧使得深发展直到2007年6月份才最后完成了股改。在股改拉锯博弈的过程中,深发展也搭了业绩大幅提升、金融股股价大幅飙涨的快车。

  深发展董事长法兰克·纽曼10月23日在其第三季度业绩发布会上称,终止与GE方面的入股协议主要是入股价格方面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按照

证监会最新规定,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发行价格不得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
股票
均价的90%。以合作告破当日为定价基准日计算,GE至少要另外再多支付超过6亿美金。GE方面日前对境外媒体表示,尽管GE很需要一张中国市场的牌照,但深发展目前的股价已经有充分的其难以接受的泡沫。

  新桥成最大赢家

  目前,深发展称,与GE的合作并未因为资本层面合作的结束而结束,GE方面派出的专家顾问队伍还依然在指导着深发展的零售银行业务。而这两年来,面对深发展不断飞涨的股价,GE在深发展身上的收获是获得了每年不超过400万美元的顾问费。在这两年来,新桥方面不断与之斡旋的问题就是在一年的入股有限期到期的情况下几次续期,新桥的想法依然是以一个新的协议方式的价格让GE进来。上述知情人士透露,这个价格的底牌是不能低于深发展股改后发行权证的行权价格19元,这两批因股改而来的权证的到期行权相当于配股性质的再融资。行权后亦为深发展补充了资本金。

  微妙的态度转变在于新桥方面,对于这个自己在深发展最困难时期以“阳光与希望”身份引来的外资战略合作伙伴,新桥方面一直有着自己的算盘,2005年时以相当于8折市价的价格与GE方面签署的入股协议,当初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引GE过来,给深发展注入零售银行新概念与新模式。另一方面作为投机基金,希望自己5年限售期结束时找一个有实力的接盘者。当然在当时背景下GE资金的进入也会使得深发展快速补充资本充足率。

  深发展股价的节节攀升以及新桥在改造深发展身上的顺水顺风,使得新桥面临着最实际的问题,“不会将巨额的账面利润拱手送给GE”。如果给GE过低的入股价格,不仅监管部门,中小流通以及中资股东等各方面都不会答应,在深发展开始第一轮股改时,就有流通股东在当时的股东大会上质疑这个入股价格的标准与公允。此外,中方股东在相关的董事会上讨论时也提出激烈的反对意见。

  当初引入GE资本来补充深发展资金充足率不足的问题,现在已经不成为问题。该行披露的有关数据显示,2007年9月30日,深发展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4.27%和4.28%。核心资金充足率的问题已经通过深发展自身每年超过100%的净利润大幅度增长的内涵式财务增长解决。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