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三季报掘金行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7日 13:13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汤 巾

  上周,三季报披露工作进入高峰阶段。经过研究机构统计,化纤、元器件等小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惊人。此外金融行业特别是银行也有出色表现。

  三季报粉墨登场,各家公司纷纷亮出成绩单。整体上看业绩增长势头依然强劲,大部分公司净利润有所增长。特别是化纤、元器件等小行业,远远超出市场的预期。而在传统热门行业中,金融行业的表现最为突出。

  截至10月24日,总共51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07年三季报,占沪深两市全部公司总数的34.08%。与此同时,分析机构就主要业绩指标以及业绩增长指标进行了汇总统计。

  据天相投顾的研究数据显示,518家上市公司中共创造净利润840亿元,盈利家数为454家,亏损家数为64家。其中具有可比性的513家公司净利润合计较去年同期增长了77.01%。

  披露三季报公司加权每股收益为0.3335元,可比样本同比增长53.73%,净资产收益率为10.95%,可比样本较去年同期上升2.66%。其中,87.64%的上市公司实现盈利,74.32%的上市公司净利润较去年同比实现增长。

  经统计,业绩增长最快的前三个行业分别是:化纤、金融、造纸包装。

  小行业表现不俗

  今年以来,市场普遍看好金融、地产、有色金属、钢铁、煤炭这“五朵金花”。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最高的五个行业中,只有金融跻身第三位,而其他四位都是不太热门的小行业。

  第一位是近期表现平淡的化纤行业,其净利润增长率最为醒目,同比高达1038.09%,相比金融行业170.17%的净利润增长率,高出了整整6倍。

  其中吉林化纤最为突出,去年三季度净利润只有不到5万,而今年三季度净利润一举超过1亿,同比翻了2000多倍。此外还有三家公司去年同期亏损严重,在今年扭亏为盈后,带动了行业整体的业绩水平。

  元器件位居第二名,利润增长率为202.78%。此外造纸包装、城市交通与仓储也表现不俗,超过了传统热门行业。

  对此问题,渤海证券首席分析师石长青认为,一些小行业同比增长率高,是由于它去年同期的业绩很差,有的甚至是亏损。计算的基数小,自然增长倍数就很大。

  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小行业的增长主要是受产品涨价等外部条件影响,并非它本身的经营状况有多少改变,不能代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石长青说:“这种周期性行业,增长是不稳定的。”至于这些行业未来还能走多远,多数机构都保持谨慎态度。

  “五朵金花”绽放依旧

  “五朵金花”过去业绩一贯较好,同比增长率并不显眼,但却保持住了平稳的发展趋势。分析师认为,相对于小行业还是它们更加值得关注。

  “这些行业对市场影响力大,更容易受到机构青睐。”国信证券策略分析师王军清认为,小行业即使有增长,对市场影响力也较弱,只是短期会受到一些炒作,因此还是应该把目光集中到重点行业上,尤其是金融地产,会继续成为四季度的焦点话题。

  金融行业是目前机构持仓的重点。单从第三季度净利润来看,金融行业排在第一位,为213.9亿,比排名第二的有色金属行业高出了2倍多。

  而银行业为其贡献了大部分业绩。在公司净利润排名中,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以99.7亿和43.1亿的成绩分列第一名和第三名。王军清认为,银行会带动券商、保险业的增长,成为金融板块的领头羊。

  地产股的业绩增长也同样抢眼,净利润增长率名列第六,为133.77%。但目前机构对地产行业分歧较大,各基金对地产股的配置比例也出现区别。王军清认为四季度投资者可以介入地产股,但风险不容忽视,可以进行波段操作,而不要长期持有。

  投资收益有所下降

  在半年报中备受关注的投资收益占比过多问题,在三季报中有所缓解。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三季度投资收益为49.5亿,而二季度为55.5亿,环比增长下降了10.75%。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去年下半年上市公司净利润基数的提高,以及各公司营业利润的相对趋稳,上市公司业绩增速在下半年逐渐放缓也在意料之中。

  部分公司的投资收益依旧显著,如成都建投(600109)、东北证券(000686)、岁宝热电(600864)、国电电力(600795)、上海电力(600021),前三季度投资收益数额均在4亿元以上,成都建投更是达到6.38亿元。

  交叉持股所伴生的潜在风险需要引起警惕。华西证券分析师孔文方认为:“牛市的时候大家都挣钱,可一旦市场不好了,就会给公司带来巨大波动。”

  业绩涨不代表股价涨

  业绩不是万能的,但没有业绩却万万不能。正如孔文方所说:“业绩好的不一定涨,但业绩差的一定会跌。”

  我们不难发现,虽然三季报中的亮丽数据比比皆是,但真正落实到股价上的却没有多少,很多个股都没能上涨。

  “业绩和股价之所以出现了背离,是因为目前很多

股票的股价已经充分反映了业绩,甚至已经透支了明年的业绩。”孔文方说。

  通过三季报业绩来把握相关投资机会,确实是当前投资的一条主线。但布局四季度投资策略,业绩只是参考因素之一,看到业绩增长的股票就盲目买入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孔文方认为,资产注入和整合,以及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将成为四季度刺激某些个股上涨的两大原因。尤其是央企整合,仍然是四季度的一大题材。

  而对市场整体的发展情况,分析师仍然保持乐观态度。

  王军清表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再加上资金量充裕,市场依然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四季度的波动幅度会加大,操作的重点还是大盘蓝筹股,虽然不会有爆发式增长,但收益有保证,再加上国家政策的保护,整体走势是比较稳健的。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