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中材集团无限接近*ST秦岭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2日 12:18 21世纪经济报道

  北京报道 见习记者 张桔

  停牌逾一个月的*ST秦岭(600217.SH),坊间风传近期重组事宜将水落石出。

  9月17日,*ST秦岭发布控股股东重大重组事项持续进展情况公告,称控股股东陕西省耀县水泥厂及实质控制人铜川市国资委已与有关重组方就公司重组事宜达成初步意见,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更,预计9月25日复牌。

  "此前重组呼声最高的海螺水泥由于价格问题已经退出竞争,声威水泥和华伦集团等民营企业由于实力有限而不被看好,国字头背景的中材集团,具备通过国有资产整体划拨形式兼并企业的特殊优势,因此获得秦岭方面的青睐。"一位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如是表示。

  后来居上?

  种种迹象表明,中材集团在这场旷日持久的重组拉锯战中,扮演了后来者居上的角色。

  数字水泥网总裁刘作毅表示,就中材集团而言,除水泥工程建设在国内有绝对优势外,水泥制造业也排在国家重点支持企业的前几位。近年来,中材集团在西北水泥市场控股天山股份、重组宁夏建材集团,昭示了整合西北水泥市场的决心。

  联合证券分析师周焕也分析指出,同为央企背景,同为国家重点支持的12家大型水泥集团,中国建材近期的资本运作给中材集团带来巨大的压力,中国建材耗资100亿元打造的南方水泥集团无形中封死了其他企业涉足华东和华南市场的入口,中材集团避其锋芒,发力西北市场不失为明智之举。

  而近期盛传的中材集团远道香港联交所IPO上市,显然也与整合西北水泥市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据记者了解,8月29日,中材集团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计划今年底在香港完成IPO。而此次赴港融资,将以旗下的中材水泥作为核心资产,募集资金大部分将用于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和余热发电项目的建设,同时整合下属的水泥类子公司。

  近日东方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指出,根据目前的迹象,中材集团可能在赴港IPO的同时,加速向西北市场扩张,并重新整合A股多家上市公司。

  市场人士表示,以新疆、宁夏作为西北战略中心的中材集团,也希望进军甘肃和陕西市场,从而将西北区域打通,在与海螺水泥角力祁连山定向增发中败下阵后,借赴港上市的契机,向*ST秦岭发起进攻。

  民企出局?

  某种迹象显示,*ST秦岭自身的"难言之隐",也是造成海螺水泥、声威水泥等民营企业出局的重要原因。

  *ST秦岭内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向记者表示,对秦岭重组感兴趣的企业其实很多,但当地政府要求重组必须保壳。而作为铜川市最大的国有企业,*ST秦岭有上万名职工,历史包袱沉重,重组涉及到人员安置等许多棘手的问题,因此耗时良久却悬而未决。

  上海某创新类券商分析师也指出,*ST秦岭与水泥板块其他公司的情况不同,秦岭方面面临业绩指标和社会影响的双重压力,时间效应紧迫,因此以先进的水泥工艺设备和管理经验见长的海螺水泥并不受青睐,*ST秦岭看重的也许是中材集团的国字头背景。

  而曾去陕西考察的国金证券分析师贺国文表示,秦岭和海螺之间最大的分歧是价格。

  根据本报记者的测算,按照停牌前二十个交易日的均价计算,*ST秦岭的增发价格应该在5.35元左右。

  而复牌后的股价,天同证券张宾向记者表示,有鉴于中材集团旗下的另外两家水泥类上市公司天山股份(000877.SZ)和赛马实业(600449.SH)目前接近16元的价格,*ST秦岭复牌后剑指14元一线并非"镜花水月"。

  停牌前的8月7日,*ST秦岭收于6.70元,涨停。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