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两大难题困扰 中信国安面临盈利大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9日 09:36 证券日报

两大难题困扰中信国安面临盈利大考

  □ 本报记者 陈蓉

  9月14日,中信国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000839,SZ,以下简称“中信国安”)分离交易可转换债券正式发行,债券总额为170,000万元,每张公司债券面值100元,共发行1,700万张,按票面金额平价发行,债券期限为6年。

  中信国安此次发行的可分离转债,预计通过债券发行募集资金17亿元,其中4.5亿元用于投资建设有线数字电视项目,拟对武汉、合肥、长沙有线电视项目增加投资,加快数字化平移工作;另外12.5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武汉、合肥、长沙和南京是中信国安有线电视业务布局中的4大中等城市。根据公开资料,中信国安分别持有武汉广电网络有限公司47%股权、长沙国安广播电视宽带网络有限公司49%股权、合肥有线电视宽带网络有限公司40%的股份、南京广电网络有限责任公司35%的股份。

  中信国安在2007年中报中披露,2006年南京完成城区70万用户的有线数字化转换,2007年正式启动了武汉、合肥和长沙三个城市的数字化转换工作,预计2008年底完成。

  难题一:数字化转换机顶盒成本偏高

  在9月13日举办的网上路演中,中信国安副董事长孙亚雷和总经理孙璐介绍说,武汉、合肥、长沙三城市均为国家广电总局确定的全国有线数字电视业务试点城市,并且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具备进行大规模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的基础。

  根据广电总局提出的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2005年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超过3000万户,2010年全面实现数字广播电视,2015年停止模拟广播电视的播出。但事实上,至今我国数字电视用户也只有1600万,远远低于预期。

  在武汉,早在2005年,政府就提出了“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方案”。该方案与“数字武汉”的战略构想相结合,提出力争在2年内基本完成武汉有线电视从模拟到数字的整体转换。但是,截止到2007年8月,武汉数字用户也仅有20万户,还剩下100多万户没有转换。

  在合肥,2007年3月底正式启动数字转换。根据听证,合肥数字电视收视费定为24元,多一台电视再多交3元。如果一个家庭有3台电视,与之前的每月15元相比,收视费提高一倍。

  合肥有线电视宽带网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敬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说,“合肥30万户有线电视用户,如果全部转换的话,仅机顶盒的成本就有2个亿。”

  机顶盒是有线电视数字转换中的核心硬件,安装机顶盒后用户即可收到数字信号的节目。中信国安在这些城市采取了免费赠送的方式,即一户赠送1个机顶盒。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数字电视转换,但是成本大大增加。

  例如,在2006年10月完成数字转换的南京,以600元的市价计算,南京中心城区的数字转换,机顶盒成本将近4个亿。“这4个亿都是公司承担。”南京广电网络有限责任公司财务总监彭海潮对记者说。

  如果一个用户有超过一台以上的电视,则需要购买机顶盒。“机顶盒招标价就很高,加上智能卡和增值税,基本不赚钱”,彭海潮说,“机顶盒销售对公司利润贡献很少。”

  收视费提高无疑增加了中信国安的利润,但是也正因为收视费提高,很多用户产生抵触情绪。已经安装了机顶盒的用户,也不愿意及时交费。住在南京南苑小区的孙小姐告诉记者说,以往都是提前交费,但今年的收视费至今也没有交。

  根据2007年中报,截止到2007年6月30日,机顶盒成本增加了1720万,长期待摊费用中仅这一项就增加到1.21亿。随着中信国安在其他十几个城市转换工作的开展,机顶盒成本还将大幅度增加。

  与中信国安不同,歌华有线(600037,SH)、广州有线等运营商选择了与厂商合作的模式,如与海尔、长虹等硬件商共同分摊成本。

  难题二:只靠收视费,8年才能收回成本

  对中信国安来说,除了机顶盒的巨大投资以外,它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成本与收益。

  在电信运营商借助IPTV等介入广电传统业务领域的威胁下,广电总局力推有线电视网络的双向改造。广电总局科技司司长王效杰在一份报告中提出,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方向是“光进铜退”,基础传输网络改造,要基本实现光纤到楼,逐步实现光纤到户。

  目前,中信国安运营的有线电视网络,是单向广播方式的网络,并不能实现双向互动。经过双向化改造后,有线电视网可以实现的业务,包括视频点播,时移电视,视频通讯(包括电视会议电视短讯、远程教学、远程医疗和保安监控等),电缆话音业务(Cable VoIP),宽带上网(包括

网络游戏
电子商务
等)。显然,这些业务中,许多业务与电信业务直接竞争。

  但这是一笔更为巨大的投资:按照1.4亿户的有线电视网计算,预计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需要投资500亿元。在中信国安2007年中报的“在建工程”中,仅有线电视网络改造一项,增加了7410万元,增加到1.94亿。

  中信国安的据点之一武汉在“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方案”中,提出了“光纤到户”、“三网融合”的目标。光纤到户,与广电总局提出的“光进铜退”网络改造思路相同。但是“三网融合”涉及到广电和电信两个部门的业务,一直以来水火不容,实现融合并非易事。

  据知情人士介绍,武汉市政府为了推动“光纤到户”、“三网融合”,出台了相关激励政策:2005年起参与该项目的电视网络运营商,如果采用当地产品和技术,每改造一户可以补贴1000元,每年递减200元。如果中信国安入股的武汉广电网络有限公司在2007年参加这个项目,进行网络改造,每户可以获得600元的补贴。

  事实上,同时拥有有线电视运营权的武汉广电网络有限公司、湖北楚天信息广播网络公司,都没有参加这个项目。“光纤到户,直接与传统的有线电视网络冲突。”上述知情人士说,尽管技术上能够实现语音、宽带等多种电信业务,但是

信息产业部并不允许广电网络运营这些业务。即使改造后,也不能涉足电信业务。

  合肥的网络改造从2年前就开始了,至今已经投入1个多亿。但现在只能做到干线光纤,能够实现“光纤到楼”的只有500户,至今也没有实现“光纤到户”。

  合肥有线电视宽带网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敬介绍说,虽然改造完成后,电视网络已经实现了双向、宽带传输,但并没有开展电视节目传输之外的业务。“目前把网络租给网通使用,基本上处于赔本状态”,张敬说,“因为产业政策限制,电视网络不能开展增值业务。如果只是靠收视费,预计8年才能收回成本。”

  中信国安内部人士表示,已经进行改造的城市有线网络,都能实现双向业务功能,但是现在并不能开展双向业务。一旦获得业务许可,增加软硬件模块即可实现双向传输。但他同时也表示,至于何时能够实现三网融合,开展全业务,并没有明确的预期。

  但显然,广电总局已经等不及三网合一的缓慢进展了,双向改造正以“意见”的形式在各地展开。是否进行双向改造,已经不是中信国安可以选择的问题。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