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港金融机构积极筹备港股直通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4日 06:58 新浪财经

  □本报记者 李宇 香港报道

  内地个人直接对外证券投资(“港股直通车”)的有关工作正在紧张筹备。交银国际昨日透露的一份内部报告预期,包括内地个人投资者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在内,“港股直通车”初期进入香港市场的资金规模将超过1.4万亿元,此后还将不断增长。

  针对这一极具潜力的市场,包括中资券商在内的香港券商及其它金融机构也迅速做出反应,积极筹备开展这一业务。除已获批试点的中银国际之外,目前交行旗下投资银行业务旗舰交银国际也与交行一起提交了试点申请,其他香港本地券商也正与内地银行进行合作磋商。

  本地券商正与银行接洽

  记者昨日从中银国际了解到,该行作为首批试点的券商,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均已就绪,只待有关程序落实,便可开展业务。

  目前,香港其他券商也对于这一业务表示出积极的态度。除中资背景的交银国际已与交通银行申请试点外,香港本地券商也在与内地银行洽商有关合作。

  “有数家内地银行在与我们进行接洽,希望就‘港股直通车’业务进行合作。” 香港辉立

证券一位高层向本报记者介绍,但他未透露具体的银行名单。

  此前,工行、建行和交行等大型银行已表示正在争取和筹备“港股直通车”业务。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工行及其它银行旗下的在港证券机构规模均不及中银国际,很可能需要其它香港证券商合作执行买卖盘,这无疑给香港其它券商带来了商机。

  交银国际总裁谭岳衡昨日也表示,该行不排除今后在这一业务上与交行的股东汇丰银行进行合作的可能。

  除了香港本土券商外,一些在内地设立法人银行的香港金融机构也有意赶上“港股直通车”。东亚银行(中国)表示,该行已成立委员会筹备相关业务,待监管部门放宽范围后,将及时推出直接投资港股业务。

  分析人士认为,如果政策进一步放开,内地银行和香港券商之间的合作可能并不局限于一对一,可能会形成多对多的格局,投资者的选择空间也将更大。香港本地券商应该能够在这一市场中获得利益。不过,收益最大的可能还是中资背景的券商,它们将会利用这一机遇,进一步扩大在香港的业务规模。

  谭岳衡昨日就表示,交银国际将会进一步扩张在香港的网点和业务范围,收购兼并区内合适的证券金融机构和资产管理公司也是该行积极考虑的方式之一。

  

蛋糕将不断变大

  香港券商积极筹备“港股直通车”业务,实际上绝不仅仅是着眼于目前的试点。分析人士认为,随着试点的推广,今后内地投资者直接投资香港市场将逐步放宽,市场规模将十分庞大。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表示,虽然目前试点计划的限制较大,但不排除日后朝着自由度更大的安排发展的可能。

  “不应小觑这计划对于保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益处,也不应忽略此举在全球金融正处于极为波动及不安的情况下,为香港及其它地区的金融稳定所作出的贡献。”任志刚说。

  交银国际日前一份研究显示,目前内地居民投资于股市的金额不少于8万亿元,过去两年以每年30%的幅度增长,在试点运作顺畅后,估计会有不少于一成的资金投入香港股市,即不少于8000亿元,相当于现在香港股市市值的5%。

  交银国际总裁谭岳衡还指出,目前国内基金投资的总规模不少于6万亿元,由于内地缺乏投资渠道,估计在开放试行内地个人直接对外证券投资后,试行办法可能会扩充到内地基金行业,时机成熟后,估计有不少于一成的资金投入香港股市,即不超过6000亿元,相当于目前香港股市市值的3.7%。

  他还预计,上述1.4万亿元的资金规模只是根据目前的数据估计,今后的规模还将每年递增。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